作家篇 染血的日记 (第2/3页)
必须要冷静下来。
——至少如今,另一张网正在缓缓展开。而这张网,便是从林允谦身上开始的。
让林允谦来到这里工作仅仅是伪装在外表之上的目的,这种行为的好处只有一个——那就是拉进二人的关系。显然,经“作家”之手布下的蛛网必然不可能这么简单。
真正的目的,在于昨天泄露出来的,有关于身份的信息。
在“继承人”风风火火地杀到这里来的时候,文一凡就已经开始在想,该如何最大程度地隐藏自己的身份,使得“继承人”会被自己误导从而完全迷失方向呢?
最终,在排除了一系列的行动之后,他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最为冒险的方法——主动贴近距离。
平常“作家”显露出来的特征,便是极其谨慎,从来不露出任何破绽,每一次击败敌人的招式也是最大程度能够保全自身的策略。这便是他留给敌人的印象,然而事实上,这只是一层伪装。
又或者说,赌徒或是稳扎稳打,这两种性格都是伪装。他会依照情况,选择扮演自己的角色。
——而赌徒,无疑是如今应当扮演的角色,但如果这样做的话,自己也会失去这一张底牌——因为如果这一战的情报泄露,就不会再有人相信我表露出来的性格了。
不过为了击败“继承人”,值得丢弃这一张底牌。
——如若我是一个侦探,一个怀着必死之心与某个权势滔天的罪犯进行博弈的侦探的话。我毫无疑问会先从这名罪犯的受害者入手,从他们那里获知有关于这名罪犯的一切情报,然后从中寻找破绽,将之击败!
——将那些假资料一一整理齐全可废了我不少力气,但是那些都是值得的,因为就是因为这些资料,我将会更胜一筹。
——在警局那边,我曾经为了将自己的身份变得完全没有问题,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即便是祭祀院,也丝毫无法在其中找出半点毛病——在那里,我的身份是一个双亲失踪的富二代,当然,四年后的今天,他们的下场当然是死亡。
——而我,则是他们唯一的财产继承人。
——因此,给林允谦看的报纸,的确是当年真实发生的事情——一对富豪夫妻神秘失踪,留下了他们的儿子,那名儿子,叫文一凡。而更妙的是,当时那对夫妇,就死于“作家”之手。
千万不要以为这件事情是一件自相矛盾,事实上,这就是一个鹊巢鸠占的故事——初来乍到的“作家”将一家三口连同知晓一切的人全部灭门,背后交杂着整个祭祀院的运行,终于使得文一凡的这层伪装变得坚不可摧。
换句话说,“文一凡”这个名字,也是如同“许桓英”一般的伪装!
而他现在在做的,就是要将自己伪装成“作家”的受害者!
——由于这一对夫妇,连同他们的亲人都是被我杀死的,因此即便是再怎么隐瞒,也无法藏住他们在一年之内全部失踪的真相。因此“继承人”能够调查出是我下手杀死了他们,并不奇怪。
——但是妙就妙在,他只能调查出,除了“文一凡”之外,其它的所有人都被“作家”杀害了。
在这种情况下,“继承人”会想到的,是“作家杀害了一家所有人,只为了自己鹊巢鸠占从而制造出假身份”,还是“作家因为某种不可告知的原因,将除了孩童的一切人物全部灭口”呢?
很显然,前者更加容易留下许多破绽,而“作家”明显有着更加稳妥的方法,这种手段不符合“作家”原先的风格,所以,这个情况可以排除。
——你一定会这样想吧,“继承人”!
于是,在排除了第一个假设之后,剩下的那一个假设,就定然会被“继承人”看作是真相。
这便是反向思维的魅力,事实上,这种思维从来不怕连续使用,只看使用者自身的修养。
最终,在这一点点的误导之下,“继承人”会得出一个完全相反的事实——由于某种原因,“作家”动用了自己的权限灭口了所有人,却唯独留下了他们的独子。
那么在他看来,当年这一切灭门案的真相也必然藏在这名孩童身上!
——在得知这起灭门案的蹊跷后,他接下来的行动,很有可能会先调查出一切,在发现了真相后,会将自己视作是还原真相的唯一人物从而来接近自己——毫无防备的接近。因为在他看来,一个被灭门的年轻人,必然会因为仇恨不遗余力地与自己一同对抗“作家”,而更巧妙的是,这名年轻人表露出的才华,甚至可以被他看作自己的最大助力!
殊不知,披上羊皮的狼,早已静静地潜伏在了自己身边……
想着接下来的一切,文一凡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智商永远都是自己最为锋利的匕首,从来没有过例外。
——那么接下来,就是考虑该如何让这个消息被继承人“自然地”获取到了。
——该怎么做呢……
“嘀嘀——”正当其冥思苦想之时,身旁的电话,却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