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篇 弹无虚发 (第2/3页)
雨的好胜心,自大,警惕性极高。
于是在那之后,他便迅速将有关于向海笙的一切安排悄然无声地放在了日常的活动之中。
首先便是初见时那种完全无法给他人提供任何情报的气质,便是布局的第一步——首先将自己的特点展露给对方,这种完全无从下手的肢体语言,无疑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
随后,便是日常行动之中的布置了,不论是将那名女警员割喉,又或者是利用概率杀人来震慑蒋小雨,他都将这种名为“虚无”的特点贯穿其中——案发现场没有任何情绪可言,没有任何违和的地方,一切都自然到诡异的程度。这种无从下手的作案现场,相信能够让向海笙下意识地便回想起初见时自己的特点。
没错,他从那次事故之中对于文一凡所建立的怀疑,其实都在文一凡的设计之中。换句话说,文一凡就是要他通过那一次事故,将嫌疑锁定在自己身上,否则自己才不会露出如此大的破绽。
如果是经验丰富的猎人势必会感觉到不对劲,但是很可惜,向海笙显然不是一个老猎人。
于是顺理成章的,他很快就对于文一凡产生了相当大的怀疑,但是由于严锋并不具备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因此必然不会轻易相信这种怀疑——这一点,也在计划之中。
由于严锋的不认同,自大的向海笙必然会产生一种无缘由的“愤怒”,这种情绪会悄悄地将他那隐藏在身体里的好胜心完完全全地激发出来,从而令其会做出单独拜访文一凡宅邸的行为。
在第一次拜访时,由于对于其性格的掌控,文一凡早已敲定好了如何在令其他人感受不到的情况下将其一步步引入恐惧之中,从那时起,他就明白,向海笙早已难逃死亡的结局了。
这份自信,便是来自于那时在工厂中与蒋小雨的对话——对话过程中,蒋小雨曾经表露出对于那个枪杀蒋青的警察无法掩饰的杀意。
这份杀意,随着与文一凡的接触从而不断地加深,巩固。由于考虑到她杀人完全是因为好奇与好胜,因此在将“仇恨”这一点排除之后,文一凡排除掉了一切可能,最终将全部的可能性放在了一条原因之上——想要与自己争个胜负。
由于那个枪杀蒋青的警察是文一凡的病人,而在餐馆之中文一凡也明确表示了,他将会保护病人,因此蒋小雨为了证明自己,必然会去打那个枪杀蒋青的警察的主意。
但是文一凡并不担心徐雯欣的安全,甚至不需要做任何防护措施,她都不会出事。
因为如果这样来看,那么蒋小雨对于那个警察的杀意,很有可能是出现在她在与文一凡接触后的时刻,也就是说,在餐馆之前,她并没有打算动徐雯欣的主意,包括之后想要杀死徐雯欣,也必然是在那之后才开始调查究竟是谁枪杀了蒋青。
这便是文一凡的机会。
于是在餐馆制造混乱之后,他敢肯定蒋小雨必然会不甘心于此,于是肯定会跟踪自己来打探出自己别墅的位置,一是为了扳回一局,二是为了调查自己的病人的身份。
在她看来,既然是病人,那么文一凡必然需要与其接触,因此那个与其接触并且每天都会来这里拜访他的人,就必然是那个枪杀了蒋青的警察。
只要杀了他,自己就赢了!
然而殊不知,文一凡早早就看穿了这一切,于是故意制造了当下的局面——徐雯欣的心理治疗早已完全结束,不论是走出阴影还是埋下种子,都很完美。正因如此,她并不会被蒋小雨所威胁,而这两天每天都在下午准时拜访自己的那个人是……
向海笙。
一切的一切,在这一刻完完全全地连接在了一起,每一处细节都不能够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只要出现哪怕一丁点的错误,都会导致整张网出现不可弥补的漏洞,所幸,就在刚刚,这一切完美地连在了一起。
于是,向海笙会被当作自己的那个病人,被蒋小雨杀死,而自己则会完全置身事外,洗脱嫌疑。
但是现在看起来,情况似乎有变……
蒋小雨并没有像原先那样利用概率杀人,也没用直接干净利落地将向海笙割喉,反而是像是想要将他绑到什么地方一般,运上了一辆车。
这么看来,就应该是第三种情况了……
不过即便是那种情况,自己也有着极其完善的应对策略——诚如之前所说,概率杀人本身就不是百分之百的事件,因此必须要考虑到一切情况,才能够保证无懈可击。
就在今天,那几份发出去的邮件,还有那个调查的某车厂老板的婚外感情史,就是针对这一种情况的后手。
这种情况便是——蒋小雨所说的杀死自己的病人只不过是她抛出来的伪装信号,她的真正目的是以此为根基想要将自己引诱到某个地方去,这一点从她当着自己的面把向海笙劫走就可以看出,她的确是在引导着自己。
并不需要急急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