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篇 你好,我叫文一凡 (第3/3页)
入第二起案子,第二起案子依旧是将调查的主要切入点放在了蒋文兵身旁的熟人身上,因为是复仇,肯定是需要从这里调查的。”讲到这里,向海笙露出了微笑,“严队长,您发现了吗?两起案件如果想要用一个集合来整理完整的话,那么‘熟人’无疑是这个集合的并集。”
“而如今,她们并没有得知蒋文兵的死讯,但是我敢肯定,当他们一旦得知了这个消息,必然会在伤心欲绝的情况下对那些受害者家属充满了仇恨,因此即便是知道杀人是不对的,也会选择去包庇那个杀人犯,更何况他还是他们的熟人。”
“于是我便想到了,用一种障眼法,让他们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无意识地协助警方办案,”向海笙摊了摊手,“就比如,如若他们知道,找到那个操纵着蒋青犯案的人,可以帮他们洗脱冤屈,那么做为当事人,他们绝对会全力配合警方,而警方找出那个人的方法则又是排查熟人,你懂我意思吧!”
“你是想要明面上调查‘云乡杀人魔模仿犯’,而暗地里却暂时打算瞒住蒋文兵的死讯,顺着第一起案子找到的线索一并调查这起复仇案?”严锋点了点头,“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你感觉,这种事情能瞒住多久?”
“即便瞒不住,也可以瞒住那个死者家属的死讯。”向海笙自信地说道。
“那么如果那个‘复仇者’已经先一步找到了他们,告诉了他们事情的经过,你又该怎么办呢?”严锋质疑道。
“这一点更简单,你看蒋红英的样子,像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样子吗?”向海笙笑了笑,“在我面前,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谎言也瞒不住我,更何况是现在的蒋红英,她在想什么,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记住,高手在民间。”严锋想了想,最终还是丢出了这样一句话。
“的确,高手在民间,但可惜即便是高手,在专业的人面前也毫无半点施展拳脚的机会,”向海笙笑了笑,“不过相比较那个‘复仇者’,我倒是对于‘云乡杀人魔’很感兴趣,对于我来说,研究连环杀人犯,是我经常喜欢做的事情。”
“哦?那么不妨说说你对于‘云乡杀人魔’有何见解?”严锋想了想,问道。
“很简单,他杀的人全部都是有着案底的人,而且采用的手法也十分残忍,可以就此推断他对于这个社会很不满,这是连环杀人犯的主要特征之一——反|社会人格,至于大范围……”向海笙推了推眼镜,“我更倾向于没有范围,因为……”
“连环杀人是逃避失败的现实世界,在虚构的幻想世界行使统治权的犯罪。导致连环杀人的原因包括,不正常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忧郁症、空虚感、不能接受批评的态度、社会上的失败和性障碍引发的愤怒等。但即便是成功的人士,也有可能具备这些特征中的一两个特征,某种意义上,您分析的很对,向教授。”
正当二人对话时,一个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
“初次见面。向教授你好,我叫文一凡,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