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 给他们打个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4章 给他们打个样 (第2/3页)

们都在传唱这首《光阴的故事》,可见此曲的认同度和流行性还是蛮高的。

    因为这类歌手,俨然已经成为燕京地区公认的先锋音乐人,能被他们选中的演唱曲目,就意味着牛逼,代表着最新潮。

    而且那个时候完整的摇滚乐团几乎没有,没有任何一支地下乐队有能力把所有的乐器配置齐全。

    他们又不屑于演唱邓丽君、刘文正那样绵软无力又毫无深度的“靡靡之音”,《光阴的故事》的出现,就刚好满足了他们除英文歌之外最完整的一首易于传唱的、有符合他们个人兴趣的华语歌。

    尽管它还算不上摇滚乐,但独特的歌词和旋律,在这个年代实在是太稀少了,而且演出过程中很适合乐队的电吉他solo的张力表现。

    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需要一大批的开路先锋。

    而这些开路先锋的命运往往就像是一座建筑物的奠基石,永远在记忆中的最深处,最角落的地方。

    《光阴的故事》显然就是这类作品,就像是河流的主源头一样,对于华国摇滚乐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或者说,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发出了华语流行音乐在襁褓中第一声振聋发聩的啼哭,使大家能在对摇滚懵懂无知的状况下,能接触到的华语歌曲的创新,还有新的理解和领悟。

    毕竟它的旋律实在太特殊了,是严格跟邓丽君、刘文正式的湾岛流行歌区分开来的独创性的风格。

    于是乎,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就迅速让这首歌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演唱和点播的大热门。

    对于这一点,二兴倒没有多少受宠若惊的感觉,本来就是传世名曲,如果没有人在传唱反而是他不能理解的事情。

    崔敬还在台上演出,他的朋友之一、也是几年后少有的几位国家一级作曲家之一的许绍梁找了过来。

    同时他还是董娟同学唐岐山的音乐指导老师,也是未来央台86版《西游记》的总作曲,正是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包揽下该剧里的所有配乐。

    但他能在内地作曲领域拥有堪称天作工匠的创作才能,还在为《西游记》创作了几十段配乐和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