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 三年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4章 三年后 (第2/3页)

   也是在这个1981年,他二度进京,接受了多个颁奖的同时,甚至受邀进入了南海湖,得到了好几位大人物的共同接见。

    1982年,10岁的二兴“创作”了严格说来建国以后的第一首流行歌曲《乡间小路》,发行的第一周就引起全国范围的学唱风潮,并在第二个月传入湾岛,并迅速获得了金鼎奖优胜歌手奖。

    该奖是当年华国湾岛地区音乐类最高荣誉奖项,虽然几年后被金曲奖彻底地取代了,但在那个年代的含金量极高。

    没有获得冠军歌手奖,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那几年湾岛有实力的唱将实在太多了,根本数不过来。

    而二兴要资历没资历,要作品也只有之前的一首《童年》,甚至能被选入优胜歌手奖,还是由于当地新闻局为了树立金鼎奖的业内崇高地位,首次邀请湾岛之外的音乐人参加,扩大了活动的参与对象的原因。

    二兴来自更敏感的内地市场,而且年仅10岁,不需要考虑其他的政.治因素,因而算是侥幸入选。

    但侧面也说明了这首歌如同《童年》一样,不止是受到了广泛关注,还在于那里的人对如此小的年龄就能创作出这么成熟作品的惊叹。

    也是在这一年冬天,二兴的第三首歌《龙的传人》(基于故事剧情考虑,具体发行年代不必考究)悄然推出。

    这首歌一出来更了不得了,民间的民族情绪在一周之内就全面爆发,促成了大量反映家国情怀、故土之思、塞外风情、英雄情怀的校园歌曲的密集产生。

    尤其是海峡对岸的湾岛,因这首歌产生的直接刺激因素更是令创作激情一泻千里,对于两岸乐坛所带来的强烈冲击力,已经全面超越了社会因素,让那段时期的音乐风格变得更纯粹、更具正面性。

    正是基于这个因素,在83年的开年第一天,二兴接到央台春晚剧组的邀请三度进京,接受内地建国以来第一次现场直播的大型文艺晚会的演出资格的约谈。

    上一次来燕京,还是由王传文和王美芬的陪伴,只是多出来一位吕奉翊。

    这一次来,就只有吕奉翊一个人了,因为王传文年事已高,已经83岁了,也于去年离开了城里的九宿舍,回到了老家正式养老。

    这一世的老人家比前一世要晚回去了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