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新君 (第2/3页)
自领兵,平复叛乱。
以“天人境”的实力,加上大宋军方配合,王忠很快就平复梁山起义,并且收服大量将才。
梁山一百单八将,各个身负绝技,王忠人尽其用,将之派往边境,由种师道培养,让其保家卫国。
大宋自建国以来,对军队管控极严,边军实力普遍积弱,王忠上台后,立刻改变现状,将百万禁军一批批的派往边境,增强国防力量,禁军最后只留二十万左右精兵护卫京城。
王忠武人出生,自然最重效益,他讨厌那些光拿钱不干活的文人墨客,朝廷选拔官员也以实干为先,甚至对奏折都有要求,尽量简介明了,突出重点,那些陈腔滥调就不要拿来现眼。
王忠更讨厌贪官污吏,所以肃贪力度极大,可以说是严惩不贷,死在他手上的贪官都不知道有多少。
朝廷中人都管王忠叫暴君,不服者众,也集体反对过王忠执政,可惜在绝对武力面前,那些文官根本没有反击之力。
大宋向来重文轻武,可王忠却重武轻文,取消了文人一系列的特权,尤其是功名在身者不用交税这一条。
王忠规定,但凡大宋子民都要交税,就算王爷公主也不例外,除了皇帝和太后不用交税,就连太子皇后也要交税。
他的这一举动彻底得罪了士族阶层,不过王忠也不在意,谁敢不听话,他就领兵过去教他做人。
平叛十几次后,王忠带兵打仗的才能直线上升,全国各地的反对声音直线下降。
整个大宋在王忠的领导下,正以一个非常夸张的速度发展壮大,不论是民生还是军事。
大宋这边在蓬勃发展,辽国和西夏那边也没消停。
萧峰和萧远山知道慕容父子在西夏后,本想着亲自去西夏报仇。
后来却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他们的想法。
因为宋辽之战,辽国吃了大亏,还赔了钱,朝廷不敢找宋国麻烦,就把目标对上西夏。
辽国虽然入主中原百年,可还是不改游牧民族的劣根性,在大宋这边抢不到东西,就把目标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