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2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62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第3/3页)

  多吃点苦头没有坏处,没有必要一出场就被领导赏识,然后一路开挂、走上人生巅峰。

    反正陈涛不用吃苦头。

    四十三楼。

    副行长办公室。

    陈涛泡了杯茶,随后就开始正经工作,没一会儿就打电话给信贷部门,把几份待审批的合同打了回去。

    很多企业都设有好几套账。

    内账,税务账,应付统计部门的数据,用于跟银行寻求经营贷款的账,也许还会有其他什么用途的账。

    所以,很多材料、比如一些财务报表,都是为满足某些指标弄出来的。

    而且很容易。

    但凡有点水平的会计,都会用表格软件做个模板出来,相关数据用公式勾稽,只要几秒钟改一个数据,就能轻松生成一整套财务报表。

    因此这些材料基本就是浪费纸的垃圾,根本是先射箭,再照着画靶子,没有多少价值。

    最重要的是抵押。

    至于纯信用贷款,那倒也不是没有了,但也不会只靠一点资料就搞定。

    而陈涛要打回去,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抽上几鞭子,免得这帮人连糊弄事都不认真。

    深茂行幺蛾子多。

    这部剧漏洞也大。

    别的不说,审计部门哪来的这么大的权力?

    很多时候,都该是业务部门权利最大,起码业务部门的领导权力最大、而且不怎么受到别的部门掣肘。哪怕他们使劲踩油门往山下冲,你也就只能干看着。

    所以就很矛盾。剧里的大佬权力明明很大,多少亿靠自己就可以决定放款,但又特别怕审计部门来找茬儿。

    这难道不奇怪?

    整个系统出现问题,内部控制有重大缺陷?

    都谈不上内部控制。

    是管理学不存在了!

    到底是怎么做到领导们可以独断专行,同时监管部门又拥有极大权力?

    这跟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不变,资产减少而负债增多有啥区别?就不该存在。

    这么搞倒是省事了。

    合规风控部门滚蛋,领导们随便放款。不出事拉倒,出事就出动审计,把领导拿下!

    突出一个干脆利落、尽管真的这么搞,可能开张不到两个半月就破产。

    不就是这样么?

    否则赵辉干嘛还要管那些具体的细节?他又要拉业务又要亲自办业务,他的一天难道有四十八个小时?那不是一个人就能玩成的工作,不然还要客户经理们做什么呢?

    故不能这么搞。

    不能这么设定。

    不能当了行长,还像个小卡了米一样。

    分工合作,陈涛没有必要那么扣细节,但他同时也保留扣细节的权力。

    所以,干了这点事后,陈涛就不管了。而是跟过来拜访的老客户聊天,之后一起下楼,接受对方宴请。就是个工作餐,抽点华子可以,茅子就不必了,礼也绝不会收。

    大厅。

    陶无忌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观望一下,毕竟老戴现在已经人走茶凉了,写的东西还好不好使真不好说。

    况且,他又听说赵辉本身也是外地人,没有后台,就混到了如此地步,很可能是个比较重视能力的人。

    如果单纯靠这种推荐信向他寻求进步,很可能就不会得到真正的重视,这么一来,又能有什么意思呢?

    不是说从柜台转去对公部就万事大吉,依然还需要领导的看重和信任,以及持续的资源和人脉的加持。

    归根到底,各大企业最终要搞定陈涛,那业务给谁做就该是他说了算。

    正如剧中赵辉所说的:我可以抬举你,也可以不抬举!

    换作陈皇帝这里,自然就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当然,陈涛不是赵辉,对进步没兴趣,愿意当二把手,毕竟他还要接着奏乐接着舞嘛!但有一个前提,一把手得懂事,必须要尊重他。

    赵辉干了这么多年了,有苦劳有功劳,不应该被针对。

    所以,涛哥很不喜欢空降的那个李森,同样很讨厌总行那什么副行长,正为此做准备。

    转眼到了八月份。

    不少员工都习惯了型男版的赵副行长,甚至还有人在健身房遇见过他、这倒能解释他为啥有如此变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