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女人 (第2/3页)
我的三个亲姐都匹配生孩子了,跟我说怀孕的时候,我姐夫他们便算没有做错身子么,她们也会生点事儿大吵起来,用她们的话说,便是看他们不顺眼,不吵一架便觉得窝火!哈哈,不晓得是不是所有的妊妇都如此(*^__^*)
郭绵绵不是矫情的人,被婆婆和丈夫慰籍了一番,从天而降的性格去得也快,三人便围着大桌子欢欢喜喜的包起了饺子。
郑凛的力气大,面团和的劲道实足不粘盆底,之后他又接过郭绵绵手里的菜刀,开始剁肉馅儿。
猪肉选用的是肥瘦相间的新鲜五花肉,这种肉制成的肉馅儿不需要放油便很油润,跟豆腐可能香菇等拌在一起,也不会显得肥腻。
郑凛嫌一把菜刀太慢,又从厨房里拿了一把未用过的新菜刀,摆布开弓的把砧板剁的砰砰响,剁出来的肉馅儿极为绵密。
郭绵绵和孟氏婆媳俩便各自拿着一根小擀面,将切成拇指头大小的面团儿用擀面杖擀成厚薄适中的饺子皮儿,只等馅料调好便能包了。
郑凛手粗且笨,做不来包饺子的细活儿,倒是点亮了双手同时擀饺子皮儿的技能,因而等他把馅料调好后,便把擀饺子皮儿的活儿接了过去,郭绵绵和孟氏便卖力包饺子。
三人行动快,不到午时便包好了四百多个饺子。如今日冷的很,便这么放在簸箕里,稍稍撒些面粉,用洁净的白布盖上并不会粘底。
郑家的亲戚不算多,除了孟家人外和郑春香这个外嫁的女儿,也便郭家这个亲家了,估摸着都会在初五之前便来贺年,这些饺子放个五六天不必担忧会放坏。
算计着这些饺子够吃了,孟氏便歇了手去厨房计划午饭,剩下郭绵绵和郑凛做收尾。
这时,去村子里遛弯的郑老头回来了,对郭绵绵说:“明儿开祠祭祖,恰好把你的名字上到族谱上,要是有不懂的便去问你娘,莫要出了不对。”
之前没有人提上族谱的事,郭绵绵听后惊奇的看着丈夫:“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没有跟我说?”
郑凛一般很不测,他冲着媳妇儿摇了摇头,转而问父亲:“郑氏的媳妇上族谱有身子么说头?跟我之前上族谱不一般?”
郑凛的名字,是在他十五岁那年第一次回家时上了族谱。上族谱那日不是正月初一,只因他要从军,不晓得能不可能以在世回来,族里便提前开了祠堂,将他的名字添上了。要是不幸死在疆场上,也能享用族里供奉的香火,不至于成为孤魂野鬼。
回来后的这几年,他便惟有昨年在家过年。祭祖又最烦琐,他把自己该做的做了,也便没有注意族里是否给人上族谱。
郑老头这才晓得小两口不晓得每年的正月初一,是郑氏一族祭祖的日子,也是为新添的人口团体上族谱的日子,便回答道:“寻常祠堂不许女人进去,郑氏的媳妇便惟有在嫁过来的大心思一有机会进去,由族长亲身将名字记在族谱上,如此能力真正成为郑氏的媳妇。”
接着,郑老头便把上族谱的考究也细细的说了一番。
郑氏是个朋友们属,究竟不是身子么望族望族,上族谱的考究也很容易,大致便是进入祠堂后,要给郑氏的祖宗叩首,而后随着族长把郑氏媳妇该服从的妇则念一遍。念完后,由族长亲身把名字添在族谱上,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