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熏染 (第2/3页)
也赶紧带着妻子儿后代缩着脖子走了,还不忘把小山塞了一半的月饼从嘴里拿出来,喝令他去漱口。
郭绵绵便更不必说了,她是了解郑家那边的亲戚调查的重点,容不得半点不对,也被木氏撵去了房间。月娘和鲲鲲也跟小妻子儿似的跟上去了。
一阵悉悉索索的声响过后,郭家的灯火一盏盏接踵灭火了。
……
翌日,不必木氏挨个敲门喊,郭绵绵等人便接踵起床了,特意从箱底翻出没有穿过几回的衣裳穿上了,个个把头发梳的划一又亮光,连几个小孩子也格外看重起自己的形象来。
家里有喜讯,繁忙的是大人,快乐的始终是孩子。容易的吃过比平时早上半个时候的早饭后,三个大的便带着两个小的去村口等候了,郑家下聘的队伍过来,他们便能第一个跑回归报信。
,五个孩子跑出去没多久,便慌里发慌的跑回归了。小江是男孩儿,跑的很快,他第一个闯进院门,指着门外气喘吁吁的对大人们说:“人,几何人,来了几何人,跟一群大蚂蚁似的,全往咱家来啦!”
郑凛不是高调的人,解甲归田后做过的很高调的事莫过于昨年年关,把一头三百多斤的大野猪作为年礼送到郭家来。
其时,郭绵绵坏话缠身,他这么做是为给她撑腰,间接评释她并非坏话中那样不胜,堵住了无数张不怀好意的嘴巴,也让两人的婚事在四里八乡宣扬开。
谁知,这还没到一年呢,这人又干了一件高调的事,压弯杠子的十抬聘礼,把沿路遇到的村民一切迷惑到了郭家,这会儿郭家的院子里里三层外三层的站满了看热烈的人,一个个起哄闹着要开箱子晒聘礼。
十抬聘礼放在大户人家不算什么,一般家里有两间临街铺面的人家便能拿出来。郑家便不一样了,谁都晓得郑家能挣钱的惟有郑凛,这一下子拿出十抬实打实的聘礼,可见是真埋头了。
“啧啧,郭家的大闺女有福啊,郑家抬来这么多的聘礼,那是真的正视这桩亲事了。”
“可不,我看呐,郑家这回怕是把家底都掏空大半了,谁让人家郑大郎有本领呢,旁人真倾慕不来。”
“哎呦,这得花多少银子啊,换成旁的人家,便这聘礼,七八个妻子儿都娶回归了吧?我家闺女咋便没遇着这么摩登有钱的婆家……”
村民们边议论着郑家送来的聘礼,边感叹着郭绵绵命好,有个正视她的婆家。这一点,印证了一句老话:舍得在结婚的时候花大钱,没有然会至心对娶回归的妻子儿好,有财力结果拿一点聘金便喊穷的人家,那便必然不会对妻子儿好。
尤其是几个女儿在婆家过的不如意的妇人,说着说着便抹起了眼泪,直叹自己昔时眼瞎,不晓得多留个心眼,没等男方家拿出至心后便匆匆急忙的把闺女嫁了,否则不至于让闺女在火坑里过日子。
不提外人如何议论,郭家高低也被郑家的大手笔惊到了。他们想过郑家能把一头大野猪做年礼,这次下聘礼也大约会比旁人家多一些,不曾想会多出这么多,多了九口大箱子啊!
便拿郭树郭林来讲,两人给于家刘家下聘礼的时候,抬去的惟有一个大箱子。箱子里头除了必备的茶、鹅外,便是一般人家的婚嫁聘礼中会发现的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