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怀念 (第2/3页)
头。
“那......我们就去看看小连庄吧。”
凌青顿时喜眉梢,仿佛领了一件多么重大的任务似的。
“梓威他们呢?”严绾疑‘惑’地问。
“他呀,一大早就带着鲁湘出去了!泰威回了义乌,他赶着回去验货。”
“哦。”严绾知道他们都是有意 的,想把时间完整地留给他们。
“我们刚结婚的时候,你母亲最喜欢的,就是带了一册书,到小连庄去看,往往可以呆上一整天,尤其是下雨的天气。”
“小连庄......我看过妈***日记,好像说它是‘春’日时桃‘花’灼灼,杨柳青青;仲夏则风送荷香,雨打芭蕉。”
“她还有一些日记留在凌家。你......”
严绾迟疑了好一会。才摇头:“妈妈当时没有带走,大概是不想让我知道。事实上,那些日记,她从来都没有让我看,我想,她是不希望我和她过去的生活划出一条分界线的。”
凌青神采飞扬的脸,略略黯淡了下去,严绾竟然生出了不忍。
“不管怎么说,这里始终是她最留恋的地方,所经才会在日记里再三回忆。”闫亦心看到父‘女’俩沉默以对,不失时机地‘插’了一句。
“是的,她以前一到‘春’夏,住在南浔的日 子,比住家里的时间还要多。”凌青再度振作起来,下意识地每句不离爱妻。那是他和严绾的纽带,凌梓威的策略,就是死缠烂打。
凌青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当然用不着儿子现教。看到严绾的神‘色’,他就知道父‘女’之间的切入点,在妻子之间了。
他们沿街慢慢地走,居住离小连庄并不远。一路上,闫亦心看严绾神思恍惚,主动把谈话的任务接了过来。居然和凌青谈得十分投机,一点都没有冷场。
“这条溪叫鹧鸪溪,这就是小连庄。”凌青介绍。
“这个‘门’倒一点也不见大户人家的气派啊!"严绾纳闷,”难道是后‘门’?侧‘门’?“这扇‘门’实在是太平常,白墙黑瓦,连一点朱红和金黄的亮丽都不着,根本显不出排场。南浔首富?怎么都似乎有点不显山不‘露’水。
”不,这就是大‘门’。当年我也觉得意外,你母亲说,这才是大户人家的气魄,妙处都在内里,用不着在外面炫耀。“跨进‘门’栏,一条石板倒十分幽深。一眼看去,也不知道通到哪里。
”整座园子占地二十六亩,之所以叫小连庄,是因为无、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有湖州有座连‘花’庄,其实要比连‘花’庄大得多。“严绾脱口解释:”这是因为和赵孟頫的名气相比,刘墉到底还差了一点,这是在名气上略低一筹的意思。“”对,就是这个原因。“凌青每听到严绾的答话,便忍不住‘露’出笑意。
“这里是净香诗窟,当年有不少名人在这里喝茶‘吟’诗,兼赏荷‘花’的。”凌青俨然是一个异游,走在两人的前面,每到一处,总能讲出一些名堂。
“这些文人墨客喜欢的东西,大约是刘藻锦喜欢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