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49 终章——退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649 终章——退休 (第2/3页)

到这些只是简单的一笑而过,这些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更希望这种榜单上永远不会出现他的名字。

    只是他的这个愿望注定失望,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名字一直列在第一位,李卫东这三个字那么的耀眼。

    只是在许多年以后,这个富豪榜突然就看不到李卫东的名字了。

    有传言说,福布斯杂志被李卫东控制的公司收购了,作为大老板的李卫东不愿意再把他的名字列上去。

    也有传言说,福布斯杂志认为,在李卫东的有生之年,已经无人可以超过他的财富,再把他排到这个榜单上,列明他的财富,已经毫无意义。

    而且只会让排名靠前的几位富豪们尴尬,因为他们好几个人的财富加起来也没有李卫东的多。

    福布斯杂志在包括李卫东在内的大部分顶级富豪们的共同施压下,不得不折中考虑,把李卫东的名字隐藏。

    只是在富豪榜的排名第一的位置永远空着一栏,每年的排名从第二名开始,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李卫东名列富豪榜首的一年后,他位于南山的别墅群终于建造完成,装修完毕,一家人也从闹市区搬到了郊区。

    而他原来设在四合院的办公室也随之搬到了别墅里去了,在空间上拉大了与公司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在放权。

    而在搬家后不久,从李卫东的办公室里通过公司独立的内网发出一封面向公司副总裁、子公司总裁以上高管的内部加密邮件。

    这封邮件的具体内容,除了当事人之外无人得知,哪怕是后来有些高管因各种原因辞职或者退休离开公司,也对邮件的内容三缄其口,好似没有发生过一样。

    其实那封邮件在各位高管阅读之后就自动从内网删除,甚至公司的服务器内也找不到这封邮件的痕迹。

    以至于在很久以后也无人得知信的具体内容,但是这封信,却让很多子公司在短时间内调整了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

    有人猜测,这是李卫东向公司高管透漏了他超前的战略眼光,为各公司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后来也证明,这些公司制定的战略方向的确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基本上都是所处的行业排头兵,行业发展的领头羊。

    同时这封邮件也在公司内部被视为李卫东不再过问公司具体事务的标志之一。

    在这件事不久之后,新盛控股公司管理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董事会成员增加两倍多,从原来的四人变成了十三人,而这些新增加的董事,有公司的元老级人物,还有人从跨国大公司过来的高级总裁。

    董事会人员构成如此的复杂,人生观价值观千差万别,也注定了不会平静。

    相应的监事会成员也成倍的增加,虽然监事会成员比较低调,但发挥的监管作用也越来越大,对公司形成强有力的监督。

    而这些似乎是李卫东有意为之,在那之后,虽然李卫东还是担任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但是很明显,他开始深居简出,平时露面的次数越来越少。

    除了每个月一次的公司例会之外,平时鲜有能看到李卫东。

    公司高管前来汇报工作的时候也越来越少,李卫东

    倒是对于前来叙旧的老部下和老朋友们反而会更热情。

    而在此期间,不知是李卫东故意放纵,还是公司高管利益冲突,发生了多次权力斗争,后来又进行了多次的人事调整。

    但公司董事会的人数却一直没变,每当有人退出之后,就会有更合适的人顶上。

    好在这些斗争在李卫东的有意控制下,一直在总公司内部进行,各子公司的高管都心领神会不参与其中,埋头布局公司的发展战略,他们也知道其他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把公司发展上去了,才能得到实惠。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公司的管理层终于达到了权力的平衡,也学会了平衡和妥协,稳定成为主流,而李卫东就更清闲了。

    两年后,随着公司人事的稳定,公司的发展也稳步向前,每年都保持较高的增速,各项业务开展的井井有条。

    到了这个时候,公司例会李卫东也很少参加,仅参加每个季度举行一次的董事会,或者到中秋春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