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五章 婚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五章 婚礼 (第3/3页)

    王成芳看着门口,面颊泛红的说,“清河,音韵,我……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才好。”

    陈清河笑着揶揄道:“你再不去,杨启圣那小子该等不及了。”

    王成芳拎着小布包,匆匆的出了门。

    陈清河也带着杨音韵驱车出发,前往青州市区,去各个婚纱城挑选合适的婚纱,用作以后两人举办婚礼。

    今天,是石龙县的庙会,中原地区也叫“赶会”。

    在商业发展不够发达的八零年代,人们需要以物易物的时候,就会选一个日子,自发的聚集在一起摆摊。

    卖油盐酱醋的,生产农具的,还有做小吃油炸鬼,家禽家畜,应有尽有。

    还有踩高跷的,说相声的,唱大鼓的,也都趁着庙会来赚钱。

    杨启圣把车子停在路边,带着王成芳一起,找了个小摊坐下。

    一盘黄金酥脆的水煎包,两碗胡辣汤,两人低头默不作声的吃着。

    吃到一半,杨启圣清了清嗓音,有些木讷的说:“我今年三十五了,比你大六岁,以前离过一次婚,没孩子。”

    “我……我去医院检查过,身体没事,还能生。”

    王成芳面颊泛红,“我有一个男娃叫虎子,今年七岁了,你嫌弃不?”

    “额……有孩子证明能生养,好事。”

    两个人在之前,频繁书信来往,中途也见过几次面,不过只是吃一顿饭,次数不多。

    时隔一个多月,已经该谈婚论嫁。

    八零年代,可以说愚昧,也可以说民风淳朴,谈婚论嫁比后世要简单太多。

    一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俩刚见过一面的人,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结婚。

    像是王成芳与杨启圣这种,已经算得上是自由恋爱的典范。

    两人吃完起身,庙会上的人很多,始终有些距离的俩人,生怕被人流冲散。

    杨启圣鼓起勇气,牵起王成芳的手。

    她面颊红扑扑的,低着头跟随杨启圣一起,挤入了人流当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