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三章 试生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三章 试生产 (第3/3页)

 既然样品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谈价钱下订单签合同了。

    帆布这东西在八十年代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到处都能看到它做成的商品。

    挎包,旅行袋、衣服、鞋...

    因此它在当时的价钱每米也就一块五到两块五之间。

    鞋厂做鞋自然不能要那种最薄的帆布,怎么也得具备一定的厚度才能抗穿抗磨。

    双方最后敲定的价格是两块三一米的布料。

    江宇和关秉忠分别在合同上签了字。

    合同规定,针织厂生产出的迷彩面料首先要满足尖山鞋厂的需求,在尖山鞋厂需求饱和的时候,针织厂才可以自己寻找销路,否则视为违约,最后就是奖惩条例。

    谈好了价钱签好了合同,江宇就先下了十万米的订单,给了两万块钱的订金。

    合同签订完毕,关秉忠当场就下了开工生产的命令。

    关秉忠承诺,针织厂只要生产出能装满一车的布料,就自己派车送到凤窝堡鞋厂。

    连运费钱都省了。

    面料问题解决了,那么其它需要的材料也就可以进货了,等布料一到就可以正式开工生产了。

    因此短短几天功夫,鞋厂账面上的十八万现金像流水一样的哗哗流淌出去,换回了橡胶染料等各种化学用品。

    鞋厂正式开业时间定在了五一。

    四月二十八号上午,针织厂第一批八十匹面料送到。

    接收完面料后,鞋厂首先开始了试生产,验证产品质量,成本等。

    第一批迷彩解放鞋只做了五百双,这批鞋基本和鞋厂原来生产的解放鞋模样没有一点改变,除了外观。

    这些试验性质的鞋发给了从凤窝堡村选出的五百个农民,让他们进行试穿。

    近水楼台先得月,黄岭村的男劳力几乎人脚分到一双。

    其实穿着和原来的解放鞋一样,时间长了一样臭脚,但就是因为面料变了,好看了!好像无形之间提升了档次。

    学习驾驶证这些家伙把这鞋传到学习班,竟然引起了其他学员的羡慕嫉妒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