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多点触控 (第3/3页)
班成为蓝星巅峰的力量和正义的化身,班里的老大就是山姆。
有老大就有老二,外边敌对势力没了,窝里斗就会开始。
作为在二战前曾经主导世界话语权的欧洲国家,对山姆的乘势而起当班长一直不服不忿。
而且山姆做事不讲究,本来是班长,却越来越像班主任。
在一班之外,欧洲那些优等生拉帮结派曾经建立了一个小群,就是欧盟。
二班解散后,毛熊病病歪歪,活不起的样子,欧洲一带再没有了劲敌,欧盟就嗨了起来,紧接着搞起了欧元区,现在正在拉人进群,进群就要把食堂饭票都换成一样的,买卖一起做,打架一起上。
在这个群里,群主是日曼和法兰西。
对平息塞黑与考斯沃的争端,欧盟本来想自己玩。
可是这几年身板太虚,一战二战时的暗疾还没恢复过来,废了一番口舌竟然压不住塞黑,被塞黑驳了面子。
眼见让全世界看笑话,不列颠就出来架秧子,出的主意是:找班主任啊!
本来欧盟是不想把话事权交出去的,可是事态发展不受控制,经济受到影响,欧元受到波及,只好低头去求班长,唔...这时的山姆,称之为班主任才对。
山姆就等着这一出,于是在1999年3月底的时候,一班的众人,在班主任山姆的带领下,绕过学生会,以“保护人权”的名义,对跟读生塞黑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
空袭开始以塞黑的部队、军事设施为目标,不久就扩大了范围,北约军队对塞黑的民用设施,包括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进行了狂轰滥炸。
这么搞的结果是啥?
考斯沃战争,增加了大众对战争的恐惧,考斯沃地处欧洲软肋,在这个地方爆发的战争,有效阻止了国际金融资本购买欧元或者投资欧元区。
欧元于1999年1月4日开始交易,当天雾都外汇市场收盘时欧元对美元为1:1.18。
接着,欧元出道即巅峰,注意这句话是贬义。
怎么解释?因为战事一起,欧元一路下滑,到战争结束时,跌至1美元兑换1.03欧元,底时就会跌破1:1,到2000的时候还会跌到1:0.8。
与之相反,战争期间山姆股市一片红火,战争开始前,道琼斯指数就上扬突破10000点,5月初突破11000点大关。
为啥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仗是在欧洲大,欧洲的资本担心第三次大战发生,肯定要逃离,去哪?许多人选择抛出欧元,兑换美元,去山姆,山姆是这个时候最安全的国家。
于是,山姆趁着考斯沃战争收获了资本和人才,班主任赚的盆满钵满,这就叫割韭菜。
诸位书友是不是此时非常关注乌熊的危机?
其实跟考斯沃战争一个道理。
据说您看这一章的时候,欧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超过了38%,美元是41%,相比之下,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仅占1.09%,排在第八位。
所以,山姆在乌熊发动战争,坑的是谁?您猜到了吗?
考斯沃战争,让欧洲那些国家真正体会到:战争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开始,但决不会在你希望时结束,苦果只能自己吃,他们只盼着快点结束战争。
而山姆却不急不忙,今天扔个导弹,明天派趟飞机,据说出勤的飞行员,跟旅游一样,到塞黑的上空飞一趟,把臭鸡蛋扔下去就行。
臭鸡蛋是啥?贫铀弹!
考斯沃打下来,北约伤亡为零。
富豪们带着美元跑了,留下烂摊子还要欧盟收拾,欧盟还要支付飞行员的工资,以及臭鸡蛋的钱。总之,后悔不迭。
而陈立东到塞黑一游,是想提醒大使先生注意,山姆这个学霸会把战争变成一场霸权战争,甚至可能借机敲打敲打华夏这个兔子。
为啥要敲打华夏?
因为华夏和塞黑都属于跟读生,这段时间塞黑抱着华夏哭天抹泪诉委屈。
华夏是学生会委员啊!
于是站起来为塞黑抱不平,日曼和法兰西明白过来后,也在鼓动华夏出来说话。
另外,最关键的是,蓝星有几个世界金融中心,东珠是其中一个,地位还很不一般,甚至排得上前三,于是有一批资本从欧洲转移到了东珠。
东珠已经回到华夏一年多,这批资本想干啥?
山姆不干了:我从欧洲赶来一群羊,准备赶进我家的牧场,竟然有几只跑到了华夏。基于以上原因,山姆就不小心炸了华夏驻塞黑大使馆。
这一炸是死了人的,受伤的也有几十位。
既然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陈立东就想提个醒。
重生者有上帝视角,但是话还不能明说。
陈立东只能表达出:基于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判断,山姆可能对华夏下手,动作不会大,但又要达到惩戒的目的,很可能要炸一下咱们这个大使馆。
大使先生对欧洲政局有自己的见解,自认为没人能比自己熟悉这里的情况,对陈立东话没有太在意,不过还是加强了防备,让大家随时保持警醒,安排人做了必要的防空准备。
另外,大使先生也认为战争将一触即发,善意地提醒陈立东赶紧离开这个火药桶,总之一句话:千金之子,坐不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