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6章 拜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06章 拜年! (第3/3页)

资金出来,绝不会耽搁晶圆厂的投产速度。”

    “谢谢高市长的支持,我们一定会尽快地完成晶圆厂的建设,乐观估计的话,最迟会在年底建设完成投产。”杨杰说道。

    “嗯,等到这座晶圆厂建设完毕,也算是为我们中原省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罗秉桓说道。

    他看着杨杰说道:“省里现在也是准备把电子产业作为中原省的发展战略重心,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罗伯伯,我们虽然引进了这么一座现阶段来说是国内最先进的晶圆厂,但是国内能设计出05微米制程工艺芯片方面的公司跟人才还是太少,光是我们华兴科技公司一家还是不足以让这座晶圆厂的产能达到满负荷生产,我建议在潭州市这边划出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用优惠的政策待遇吸纳足够多的设计芯片的科技公司进驻,我们每年都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工程师,人力资源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我们要建设的晶圆厂因为有硅晶片跟光阻涂料的配套,芯片成本上可以说有很大的优势,现在国外的晶圆厂每片晶圆生产成本在1400美元左右,我非常有信心可以让晶圆厂的生产成本降到八00美元,国外的这些芯片设计公司不会不动心,这些公司用我们国内的技术人才,我们就可以在五六年间培养出一大批自己的技术团队来。”

    “嗯,你接着说。”罗秉桓点头道。

    “另外现在国外的晶圆厂在01八微米制程工艺上成熟了,现在正在攻关01微米的制程工艺,国外对我们国家在半导体设备上卡得非常严,我们国内要想不被甩的太远,只能研发生产国产的设备。”杨杰说道。

    宋曼丽看到杨杰侃侃而谈,眼中也是闪着亮光。

    “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罗秉桓说道。

    “其实国内有一些研究所之前有生产研发光刻机跟刻蚀机方面的技术积淀,只是这些年国家在这些方面拨发的经费非常少,再加上也没有晶圆厂愿意采购,根本没办法形成产业链。”

    杨杰接着说道:“过完年后我准备成立一家新公司,从这些研究所找一些专家团队来研发晶圆厂光刻机跟刻蚀机这两种最关键的设备,我知道国内在逆向工程方面是很厉害的,这次我们得到了05微米的制程的设备,通过仿制可以很快出来产品。国内光是这么一座05微米晶圆厂是远远不够的,生产出来的设备我们自己采用之外也可以给国内其他的晶圆厂使用,就算一开始有各种的问题,也可以不停地改善技术,公司就有了造血的能力,也可以持续地研发更先进的制程工艺设备,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就能能持续健康地运转下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