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稀世珍宝 (第3/3页)
是慈禧喜欢的,太美啦,这个叫百年好合。”
高航睿也叹道:
“嗯,是太美啦,真的都是稀世珍宝。”
高航睿说完才把第三个锦盒打开,是一个花瓶,他小心拿了出来,问道:
“你现在能判断出是什么时候的花瓶吗”
“嗯,这个是乾隆年间的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价值也能上亿吧,哥,你把画拿出来看看。”
高航睿把五个紫檀木盒也拿了出来,先打开了一个,雪儿凭着脑袋里传出来的信息告诉了高航睿,第一幅是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八大山人也就是朱耷,明末清初画家,他是朱元璋的后人,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是中国画的一代宗师,他一生坎坷,他有一首题画诗被后人广为传播,说着雪儿把那首诗念了出来: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高航睿听了啧啧称赞:
“丫头,你真的是越来越厉害了,连这些都知道了。”
“你就打击我吧,哥是知道的,这些是我晋级后,师傅留在我手镯里的东西,不是我的。”
“什么叫不是你的,在你脑袋里的东西不是你的,还能是我的吗你早上说得没错,是你的东西挡也挡不住,以前说天意,我并没不觉得有什么真正的意义的,无非是找一个可以安慰自己的说法,可自从见到你那天起,就是天意,很多说不清道不明,不可理喻的事情在你身上发生了,就说这事吧,你买了这个四合院,却又让你这么巧的发现了藏宝图,这些东西也就自然成了你的东西,难道这不是天意吗天下哪有这么多的巧合。”
“好吧,就算你说的有道理,我们看下一幅画。”
高航睿小心的把第二幅画打开了,这幅画长约77厘米,宽约37厘米,雪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幅居然是唐寅的骑驴归思图真迹,图中山花烂漫,高山重叠,流泉断涧之景,盘曲的小路连接着临流危桥和谷间茅屋,其间有负薪过桥的樵夫、骑驴归家的士人,表现出了文人隐逸的思想情趣。
雪儿把她脑袋里的信息也说给了高航睿听:
“从图上朱曜题的喜闻天子驾新归的诗和唐寅自题的乞求无得束书归的句子推断,这幅画应该是唐寅落弟后,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所作,当时唐寅三十七岁,此画为唐寅的创新杰作,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的情趣味”
雪儿一股脑儿的把知道的都说给了高航睿,高航睿除了感叹还能说什么,两人继续看下一幅画。
当打开第三幅画时雪儿和高航睿眼睛都直了,居然又是一幅兰亭序,高航睿不敢置信的看着这幅字帖,他迟疑的问雪儿:
“丫头,这是几个意思”
此时,雪儿比刚才淡定了不少,说道:
“这幅是王羲之的真迹,而你家里的那幅是唐代冯承素的摹本。”
“不是说王羲之的作品已经没有真迹了吗怎么这又跑出一幅来了你没看错吧”
“应该不会错吧,我的手镯里就是这么反馈出来的。”
“那摹本都能上亿,这真迹还不知道是多少啦”
“不知道,先拿回去收着吧,等以后再说。”
高航睿继续打开第四个盒子,这是一幅纵2的绢本画卷,高航睿看着有点不明白这是一幅什么画,就问道:
“这幅是什么画”
雪儿看了一会儿才说道:
“这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的全卷,不过是宋朝的摹本,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是顾恺之的传世精品,这卷是宋代摹本,现在收藏于国内外的有七处之多,不过我的脑子里告诉我,这卷洛神赋图比现存于京城博物院的那幅还要好。”
第五个木盒打开,是一幅绢本的五牛图,而京城博物院的那一幅是黄麻纸本中国画,但它也确实是唐代韩滉的真迹,雪儿只能是把她知道的告诉了高航睿,其价值雪儿心里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