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章:我建议,加班。工人:甭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章:我建议,加班。工人:甭想! (第2/3页)

己利益最大化。

    但现在……

    貌似有点难搞哦。

    吕商人无奈笑了笑:“柳女士,做生意要诚信啊!”

    “确实,我也希望吕老板少些猜疑。”

    “要不这样,我和武先生谈谈。”

    “你会后悔的。”

    吕商人表情拉胯,这话暗中有威胁和警告,同时还有可怜他人的成分!

    “好吧,好吧。”吕商人真是服了,什么时候内地也出现这种油盐不进的鬼才了?

    “如果我订货1000套是什么价格?”

    “100块。”

    “1万套呢。”

    “100块。”

    “10万套也是100块对不对?”

    柳条笑意满满:“吕先生的数学一定是满分。”

    吕商人都要掀桌子了!

    “不行,便宜点,这个价格我不接受。连产品包装都没有,我出去推销得费多少口舌?”

    柳条想了想:“那就便宜10块钱。”

    吕商人不想墨迹了,只想赶紧赚钱为上:“先给我1000套,我马上让老家打钱过来。”

    “加包装100块,这样就能省去口舌了。”柳条眉头弯弯的说着。

    “什么!”吕商人跳起来:“玩呢啊?”

    “我是为你解决产品包装问题呀。”柳条说着:“全是为了你销售通道更为畅快。”

    “不用感激我,是我们应该做的。放心,包装一定是精品高大上。”

    “我……”吕商人一拍桌子:“随你,我服了还不行?”

    “合作愉快!”柳条伸出手握了握,顺便把银行账号给了吕商人。

    吕商人一看,脸色极度扭曲:“你们还说不是私人买卖?这是个人账号!”

    “有对公账号,但需要一年后才能拿到货,你选哪个?”

    吕商人:……

    一场非常“愉快”的商业谈判完成。

    吕商人在车间逛了一圈,整体氛围还不错,工人干活比较认真。

    随后便赶回江城市,开始联系老家筹款。

    10万块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温州有民间集资的传统。

    一人需要钱,喊一嗓子,十里八乡都能掏钱支援。

    当然,是要给利息的。

    吕商人没有选择这条路,反而让老家的人找“抬会”

    抬会是温州地区独有的集资联合体。

    初始,是由当地小商贩出资,每人出个万把块放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