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有条件的同意 (第2/3页)
计算机产品的进口量。
没有提具体的数量要求,但结合一下美国农产品那低廉的售价,以及贸易结构中那庞大的逆差。这个数字,不用想也知道,必然不会少!不然的话,对收支结构的改善,几乎起不了任何帮助。
降低日本汽车进口美国的关税,这一点是利好日本的,想必他们不会拒绝,这一点排除。剩下的问题,就在另外两点上了,但也可能是在别的领域
卡特知道,日本需求的美国市场,并不是一个单一市场。针对强势行业的限制,固然会让日本头疼,但在当下,日本急切需要的应该是,整体关税的下调,以及贸易的自由化
只有大量商品的出口,才可以维持日本的制造企业,生产活动继续进行。只有这样,才有就业,才能让日本慢慢恢复过来!
等等,贸易自由化?!
“我突然想到一个东西,你说他们会不会提出要求进入MI5?!”
所谓的MI5,即主要工业化国家联合会。这一组织名声并不大,历史短暂,75年才成立,成员国也仅仅只有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五家。从成员国上就能看出,几乎都是同根同源的一票美国小老弟!
既然是同根同源了,这MI5的条件自然也很好。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各成员国之间签订的各项自由贸易协定。而且,MI5的名头,好像也是日本唯一可以凑热闹的理由,主要工业国联合会嘛
你要换个什么北美自贸区啥的,日本也不是北美国家啊!完全没有由头申请嘛!
而且,日本申请MI5,可谓是早有动作。早在1987年时,中曾根康弘就曾申请过加入MI5,然后不出所料地被美国一票否决.
“有这个可能性,而且听你这么一提醒,我感觉可能性还不小!他们可能会,不再纠结某一行业地得失,日本现在需要时间!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谈判,太墨迹了!他们等不了那么久,但如果直接放弃在某一行业领域上的得失,以认下美国的条件为代价,要求我们同意他们加入MI5”
“损失一个电子行业的收益,但换来的,却是更大的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