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你能咋?枪毙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三十七章 你能咋?枪毙我? (第1/3页)

    李家台子的秋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全村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就连几岁的娃娃也在老人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拾麦穗。

    毕竟关系着来年一家人的口粮,多收一把粮食,就能多吃上一口。

    临近10月底,县里来了通知,说是近期要下一场秋雨,全体社员更是不敢怠慢。

    一旦稻子被秋雨打了,再上了冻霜,到时候根底下一烂,可就全完了。

    李学庆和村里的几个支委商量过后,决定将五个生产队分成了三班倒。

    这边的水稻还在收割,那边晾晒完,打成捆,已经运回了村里的场院。

    场院更是彻夜灯火通明,脱粒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

    这期间,李天明又往海城跑了几趟,村里账上卖鱼的钱早已经过了万。

    野鸭子和大雁也送了两次,还添了野鸭蛋,四毛钱一斤,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李天明自己也没闲着,不是上山挖草药,就是下套抓野鸡。

    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盖新房的钱早就攒够了,只等着来年开春就动工。

    只是,承包钢铁厂专家宿舍的事,李学军一直没给个准信,让李天明等得心焦。

    每次去钢铁厂,他都要往那边工地看一看,依旧没有人干活。

    秋收一直持续到11月初才结束,粮食晒干,装袋运往县城,村里的储备粮也早就堆满了粮仓。

    中国人是最懂得饥饿是什么滋味的,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明白什么叫做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储粮也就成了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头等大事。

    忙完秋收,只歇了一天,家家户户的壮劳力又扛着搧刀去了苇海。

    芦苇同样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当然,对于李家台子的村民来说,每年国家收购芦苇,拨给村里的那笔钱才是最实在的。

    可刚干了半天,县里就来人叫停了。

    来的是县物资局的局长丁满意。

    “李主任,我来是为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心里应该清楚吧?”

    村支部的会议室里,李学庆面前坐着丁满意和物资局的一帮头头脑脑。

    李学庆琢磨不明白,偌大一个李家台子,连个副主任都没有,里里外外都是他一个人管,最多也就是几个生产队的队长帮衬。

    县里的物资局咋能安排这么多的领导。

    “明白啥?我啥都不明白,我就知道,苇海里的芦苇是国家的战略物资,每年都得紧着交上去,你不让我们干活,清不清楚这是啥问题。”

    丁满意被噎了一句,下意识地抬手拍了下桌子,结果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你特娘的跟谁拍桌子?”

    还没等丁满意开口,李学庆就先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