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月光下的埋伏 (第3/3页)
找到。
编制方法采用传统的三股辫编法,先将乌拉草分成大致相等的三束,将草束的一端对齐,然后让三束草像编辫子一样相互交叉缠绕。在缠绕过程中,每一次交叉都要紧密扎实,确保编出来的绊索粗细均匀。
为了让绊索更加结实耐用,他们还会在编制过程中,每隔一段距离,就用麻线紧紧地捆绑加固。麻线也是他们从家里带来的,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拉力,与乌拉草搭配,大大增强了绊索的强度。
编好的绊索,经过反复拉扯测试,即使是李满仓和丁大山拽着两头同时用力,也难以将其扯断,足以承受野鹿的冲击力。
队员们带着编好的绊索来到预定位置,将绊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粗壮的树干上,高度恰好能绊倒野鹿。他们还用周围的树枝和树叶对绊索进行伪装,让它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一整天的时间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中度过。
夕阳西下,整个山林被染成了橙红色。
等到月亮挂上天空,狩猎队几个人都进入了埋伏的位置。
大家的位置都离得远,野鹿性子胆小,极为警惕,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
几个队员都带了木哨,偶尔传过来几道“啾啾”声,这是他们提前约定好的联络信号,用以确认彼此的位置和状态。
在这寂静的山林中,哨声如鸟叫一般,显得格外清晰又带着几分神秘。
林川趴在一处茂密的灌木丛后,他的位置要高一些,能够看到一片开阔的范围。
他紧紧盯着盐碱地的方向,火把被小心地放置在身旁,随时准备点燃。
月光洒在雪地上,泛出清冷的光,将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
偶尔有风吹过,树枝发出“沙沙”的声响,与远处偶尔传来的动物叫声交织在一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
林川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盐碱地。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思考着应对的策略。
突然,他听到了一阵轻微的“簌簌”声,像是有动物在走动。
他立刻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前方的黑暗林地。
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