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鬼吹灯 (第2/3页)
看着我说道:“还敢说自己是个路人,你连鬼吹灯这等不传之秘都知道,肯定也是道上的人”
我实在是相当无语,心想天下霸唱的《鬼吹灯》那么有名,我知道又有什么稀奇。书里写着人点烛,鬼吹灯,意指进入古墓之中先在东南角点一根蜡烛,然后才能开棺,如果蜡烛熄灭,说明古墓有鬼,须速速退出,古墓里任何东西都不能取走,不然将有大祸。这是活人和死人之间所定的一条契约,不能违反。
现在光头和瘦子点起了蜡烛,我就有些疑惑了。难道《鬼吹灯》里写的内容是真的?还是这两个盗墓贼受了的影响?
“两位,你们可是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是《鬼吹灯》里四大盗墓门派之一,鬼吹灯的禁忌就出自此派。
光头眼一瞪,说道:“什么摸金校尉?听都没听说过你小子给我闭嘴,别再叽歪,烦都烦死了”
我心想你要是嫌我烦,那就把我放了啊我还觉得在墓室里闷得慌呢
不过听光头的语气,似乎并没有看过《鬼吹灯》。而他们两人又知道鬼吹灯这样的禁忌秘术,看来中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当真是难说得很。
点燃蜡烛以后,光头和瘦子开始放心地研究起墓室里的陪葬品。
都是货真价实的明朝古董,光头和瘦子看得两眼放光,越看越兴奋。过了许久,瘦子慢慢恢复平静,拍了拍抱着一个瓷瓶不撒手的光头说道:“开棺吧。”
墓室中间是一个黑色的大棺椁,据他们的说法,里面葬的应该是明朝的一个太监,能入葬皇陵的太监,不会是默默无名的太监,肯定是在史书上留过名的大人物,只是不知道是谁。
眼看着他们打算开棺,我心中有些不安,又有些不忍。
一般来说,开棺这一步是盗墓过程中很凶险的一环。谁也不知道到棺材里有什么,放了几百年的尸体会不会发生尸变,变成僵尸肉粽。谁也不知道开棺之时会不会触动古墓里的机关,忽然从墓室土墙上射出飞箭,将我们射成筛子。
所以我不安。
能葬入皇陵的太监,不可能是坏太监,肯定是做过让人称善的事情,才会被允许葬入皇家陵园。这样一位在史书上留过名的好太监,就要被后世的盗墓贼开棺曝尸。
所以我不忍。
作者按:明朝出了很多遗臭万年的大太监,比如王振魏忠贤等,但也有许多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的好太监。关于十三陵里葬的那位太监,名叫王承恩,是崇祯的司礼秉笔太监。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国破之际吊死在景山的槐树上,王承恩陪伴崇祯一起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上。后清朝顺治皇帝感念王承恩的忠义,将他葬在崇祯皇帝的思陵之外,让他守护皇陵。太监葬入皇陵,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了。
因为不安不忍,所以我决定做点什么阻止他们开棺,比如咳嗽。
“咳咳”我重重地咳嗽两声,这是我和小白约定好的暗号,是时候让她出场了。
那支点在墓室东南角的蜡烛摇晃了两下,忽然灭了,整个墓室变得比之前黑暗许多,只剩光头和瘦子手里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