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太宗的遗泽,直到陌路,还在庇佑他的子孙(求票子) (第3/3页)
、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为五音。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儒家典籍中,《孟子离娄上》也记载,“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忽然,看着书本记载的一谱乐曲,楚昂瞳孔一缩,连忙看向自己父亲,“这…这也是爷爷抄录的?”
柳韵抬头一看,发现乐谱上面赫然写--秦王破阵曲。
“这曲子有什么说法吗?”柳韵歪着头,不解的问道,她不明白楚昂为何会如此激动。
楚昂沉吟道,“《秦王破阵乐》即《秦王破阵舞》,最初乃唐初的军歌,李世民登基后,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
“它是贞观之治最鼎峰期的象征!”
“而此曲直到大唐末年,仍作为唐太宗的遗泽,直到陌路,还在庇佑他的子孙!”
“公元880年,黄巢进攻长安,给内忧外患的唐帝国敲响了丧钟,京师沦陷,僖宗西逃,许多节度使默不作声,所有人都知道盛世大唐已经分崩离析…”
“只有凤阳节度使郑畋一心向唐,向为国尽忠,可官兵们自知大势已去,无力再战!”
“很快,黄巢派兵劝降,就连监军那样的大人物都跑去迎接使者,所有人都做好了改朝换代的准备…”
“招待使者期间,叫来军中鼓手助兴,鼓手只会奏军乐,一曲毕,在座之人无不动容,有人低声掩啼,有人泪流满面…”
“或许是受到军曲鼓舞,当晚众将拜访郑畋,立誓为大唐而战,于是当场斩杀使者!”
“黄巢派兵5万攻打凤翔,唐军奋力抗敌,斩首两万,伏击数十里,引得诸镇节度使大震,于是重振大唐旗鼓,黄巢由盛转衰,终至败亡!”
“而那一晚,军中奏得正是秦王破阵曲!”
求点票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