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8章 超越禁忌的未来,重新梳理未来道路,三清盘古之道(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8章 超越禁忌的未来,重新梳理未来道路,三清盘古之道(二合一) (第3/3页)

  未来大势涛涛,在某一节点分裂出无数条时间支流,秦天见到无数个自己,走上不同道路,神姿飞扬的自己。

    执掌轮回,化身阎罗的时间线,虽然也算强大,但却不是最强大。

    例如,第一次见到的天尊未来,隐约就胜过阎罗轮回的未来身一线。

    最近一次见到的先天神圣,亦不逊色于执掌禁忌轮回的阎罗天子。

    秦天读取未来些许信息,得知那一尊先天神圣,铸造三十三重天,立天庭,创造神道,牧养苍生,执掌天道,号天帝。

    还有几条被大因果阻挡,疑似化身禁忌的未来,不可见。

    “被遮盖的未来才是最强大的未来,”秦天有所感觉,那几条被大因果阻挡的未来,不单单是触动了禁忌,而是超越了禁忌的定义,被岁月长河所忌惮,大因果始终徘徊在未来之上。

    让人无所见,远比单纯走轮回一道,演化阎罗天子要强很多。

    “不过,无论被如何遮盖,那都是我的未来,我必然可以开辟出来!”秦天很是自信。

    要寻找到一条超越禁忌的道路,

    他不再以吞天魔功为道路,只将其当做一个辅助,为自己开脱未来提供助力的法门。

    他欲要升华自己的道路,于自己的法中寻找未来。

    秦天心中已经有了预想,尤其是见到苏孟之后。

    秦天嘴角含笑:“轮回转生,天生就会容纳海量因果,我以轮回铸造无量因果道,再向上突破,求一个遮天版本的诸因之果。”

    至于为什么是诸因之果,而非诸果之因,自然是因为轮回更倾向于死后之果,

    虽然也有一部分新生之因的特质,但到底不如死后之果的特征大一些。

    且因,唯有开天之因最适合做诸果之因。

    因为开天本身就是第一因,先天位格摆在那里。

    就如同一世之尊中的燃灯一样,虽然以因果之道凝聚出了半个诸果之因。

    但到底不如小孟以开天第一因所化的道一印,凝聚出的半个诸果之因强大。

    “之后再想办法开辟存世之基,承载诸果之因。”秦天遐想道:“化身遮天版本的孟奇,容纳三清道果,作盘古之道!”

    孟奇一人兼修三清之道,也只是一个古老者,并无太大的变化,除了背负的因果大到无法想象,几个纪元不能超脱之外。

    对战力并无太大的影响。

    但对于秦天而言不是这样的,三清之道一旦拼凑完成,构成天地大轮回,毫无疑问,这必然是禁忌之道。

    掌握世界一切“力”,把控世界一切“因!”,确定世界一切“果”,容纳世界一切“法”。

    “这毫无疑问是一条禁忌之路!”秦天深吸一口气。

    无论是存世之基还是诸因之果,秦天都有根基,有涉及到二者概念的道路与神通。

    可以通过不断升华、进步来“证”得二者。

    存世之基以五色炁蜕变,先以五色神光演化后天存世之基,再逆反先天,容纳后天先天之合,成真正的存世之基。

    至于灵宝,代表的诸因之果,以轮回成就,容纳诸天亿万众生死后之果,立天地大轮回,证终焉之末,成终焉化身,为灵宝道。

    唯一不知道该如何进化成就的,只有元始之道,诸果之因。

    秦天所学的也不少,心中想法更多。

    有几个选项都可以抵达元始道,秦天不知道该怎么选。

    究竟是以神明灵,阐述元始之气的奥秘,逆反先天,追溯五太,求证元始。

    还是走阵道,结合阴阳,五行,四象,混沌,一步步逆转,将万象万法容纳一体,仿照狠人大帝化万道为混沌。

    最终演化混沌无极,再行逆反道者之动,化混沌无极为元始开辟。

    求证元始。

    这些都是难题。

    不过秦天想了想,这几道属实都有些太偏了。

    若是以此求元始,最终目的地大概率不会偏,毕竟元始至高,无论走何等道路,都有可能证元始。

    可问题是,中间得走多少岔路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秦天并不打算以上述方式,求元始之道。

    他有更好的方式,

    毕竟,元始之道就摆在哪里,说高远确实高远,说不高远,实际上也很亲民。

    只要修为达到一定程度,元始之道还是很好求的。

    只需要在混沌中开天辟地,寻得一道开天烙印,日积月累之下,总会追寻到一丝元始之道。

    秦天打算开三十六座天宇,凝聚开天印,以此逆反道者之劫,凝聚开天之侧面,混沌无极。

    最终证得元始之道,先占据开天位格,再纳诸果之因,化元始天尊。

    岂不妙哉!

    再者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无论是轮回终焉还是元始开辟都是无上大道,一旦有所成就,那必然是惊天动地的。

    但问题是,想要有所成就,那必须得耗费大量精力。

    这一点云梦界也是无法弥补的,还是那句话,他修终究是他修,无法比的上自我修持。

    秦天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开拓这两条无上大道。

    三条道路齐修,只会分散精力,最终结果很大可能是泯然于众人。

    “在证道之前,我只求太上!”秦天下定决心。

    太上存世之道,与元始开辟、灵宝终末相处紧密,向前为开辟,向后为终末,为道之桥梁,随世而变。

    在钻研太上存世之道之时,其余两道也会自然而然的精进。

    待到日后长生不朽,再去研究其余二道,增益太上存世之道,如无始无终一般,以求大突破,最为恰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所以,我日后行太上道!”秦天语气坚定,原本锐利的眸子变得温和,视天地众生为一。

    真正确定自己所行之道,秦天的气质发生改变。气息飘渺虚无,似与冥冥之中的大道相合,却又存在感极强,仿佛与万物为一,呼吸如风吹雨打,动若地震雷动。

    明明道行还是那个道行,但却变得不一样了,产生了质的变化。

    一身修为仿佛有了主心骨一样,一应大道规则皆排列紧密,凝聚出大道之树,根基终定!

    五色炁起落,一身道法也在随之而变动。

    有术,有法,终有道!

    明天二十八号双倍月票,求一下月票,谢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