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4章 建议 后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94章 建议 后路 (第2/3页)

那谢晦就能成为陈平这样的人物。

    他此时在淮军当中官职虽然还不高,但能参与核心重臣的议事,众人也绝对不会忽略他的建议。

    此时王景听得便下意识的点头。

    王景率领大军在淮东一路横扫,光想着怎么出兵江南了,的确对自家的后方有些忽视。当然,也不是王景真的忽略了后面。

    而是淮军西面的三家势力中,淮河北面的是西楚项家军和北魏的元英军,淮水之南凤阳的则是曹景宗所统御的南梁精锐。

    三家的兵马都比较犀利,能征善战,即便是淮军对上也要脱层皮。

    不过他们兵强马壮,却少了文治,能强大一时却注定不能长久,所以王景便把这几家势力当成了和更西和更北诸侯的挡箭牌。

    只要三家势力不灭亡,王景就暂时不用考虑西面的问题。

    “臣也明白王上的想法,是想让项氏和曹景宗充当盾牌,这不能说错,但事随时移,我军在拿下扬州之前,这的确是稳固后路的好办法!”

    “但在拿下扬州之后,我军就要考虑如何拿下凤阳包括更西的寿春要地!唯有两地在我们自己手中,才能真正的稳定西路!”

    谢晦说的很明白。

    凤阳这块战略要地,在别人手中,淮军便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将来有一天中原一统,想要攻打江淮,那么凤阳就会成为淮军的破绽。

    此时淮军的疆域,从北到南,中间被淮河和运河分割成四片,也就是说,淮河和运河便是淮军的生死线。

    一旦两大河道被敌军控制,或者河道的战略要地落入敌军之手,那淮军还没决战就会先失三分胜算。

    “谢先生说的有道理!”

    韩熙载沉吟了一下,赞同道:“自古以来,江淮之地首重寿州,以我军眼下的疆土分布,未来建国立号,寿春便是王朝西部的重镇!”

    “还有宿迁和邳州,我军也要先行拿下。以宿迁和邳州为北路的重镇!”

    王景微微点头。

    “谢先生提醒的是,江南广大,诸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