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二章 欲复归何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二章 欲复归何处 (第3/3页)

  老翁摇头:“周公乃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是很近情理吗?且古之君子,有错就会改正;如今的君子,有过错则任其发展。古之君子,他的过错,就象日食月食一样,万民都看得见,等到他改正过错时,万民皆仰之。如今的君子,何止是让过错顺其自然发展,而且还会编一套言辞来为自己辩解。”

    似是而非的一番回答,不仅让陈贾呆愣原地,就连旁听的一众士子也皆做沉思之态。

    孟轲自己也幡然醒悟过来。或许他所等待的从来都不是齐王的挽留,而是再等一个能说真正服自己的人。

    很显然,齐王不是,齐国也不是他最终的归宿。

    陈贾本欲以齐王比之周公,以管叔之乱、比之燕地之乱。但现在看来,孟子已是决心而走,他也没有能力言其归返,只得悻悻而走。

    待陈贾出得屋舍,弟子万章揖拜道:“夫子辞齐卿而去,欲复归何处?”

    孟轲低首沉思。他率领弟子游说列国二十余载,却无一国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当今天下,能从者已是寥寥,可从者更是无几。而今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杀伐不断。唯有强国、明君,方有行仁政之能,然而行仁政者,多又是自顾不暇之弱国。

    而今他已是花甲之年。

    或许,他这一生已经没有机会实现他所推崇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念头一起,孟轲心下已生了复归邹地之心。

    然而,万章此时却道:“章曾闻,赵王大改法制,兼并戎狄,教习戎狄行华夏之礼,广纳百家之长,道、法、墨皆从于赵王之麾。夫子何不从赵一行?”

    话音刚落不待孟轲回答,便有弟子反驳道:“赵王行胡服之策,赵人着戎狄衣冠,何而复华夏之礼?”

    万章转而驳斥道:“胡服之变,乃王道之行,赵国若不行王道,当何以并胡地为赵地?赵行胡服,亦使胡人行周礼。”

    说罢对着孟轲揖道:“章曾闻赵王言之‘大同’,以章粗解,大同之意或可为:无差异、无征伐。这不正是夫子所追求的仁义之道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