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两线开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两线开战 (第2/3页)

国的继续壮大,遂行盟约,遣大司马肥义为主帅、李同为副,率三万赵军赶赴葭密,以支援魏、韩。

    开弓已无回头箭,打肯定要打,但如何为赵国谋求最大的利益才是他现在所要考虑的。

    本来局限于东南一隅的战争,利益使然下,参战的国家越来越来,战火也已经燃至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根据都察院旬日前得到的战报,商于两地大部而今已归楚国,但重要的几处关隘却还牢牢把控在秦军手中,楚军主力依旧不能突破武关一线。

    不过看楚军的架势,颇有些此战不打进咸阳,誓不归还的劲头。

    而今随着齐国的参战,战场的中心逐渐发生偏倚,已经从秦、楚交界的商于东南一线,转移至齐、魏、宋、楚的中原地带。

    秦、楚两国的主将自然也能看得到战局的转变。

    早在正月初,楚军主将屈匄便下令让都尉昭雎分兵五万,以增员东线战场,同齐国、宋国聚兵合并一处,意图使魏、韩两国作壁上观,以谋求‘借道’。

    进而从函谷、武关,两线攻入秦国腹地。

    魏军在毫无准备下,于乘丘(山东兖州西北)初战齐宋联军失利,大溃。

    幸得秦、韩支援才得以止住溃败之势,今秦、魏、韩与齐、楚、宋对峙于葭密(山东荷泽市)。

    旷日持久的僵持下,战局也开始进入白热化。

    列国各怀鬼胎,诸侯们各有个的心思。

    秦、楚两国背地里针对巴蜀做的小动作,并瞒不过列国的眼睛,或者说诸侯们并不在意。

    他们本就各有各自的打算。

    三晋在取得对秦国的绝对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