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八章 心欲静,更难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八章 心欲静,更难放 (第2/3页)

在内的一个战略平衡点。

    然而随着近些年,中原列国交战越发频发,列国的格局亦悄然发生了转变。

    彼时的平衡点,已然不能维持此时的平衡。

    张仪欺楚只是个导火索,真正引发这场战争的,还是诸侯心中那愈发难以抑制的野心。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秦国可谓是掏空了家底,除了刚刚平定的西北七县外,全国再度征召、聚兵十数万。方得以兵分三路。

    正面战场,经由秦廷文武举荐,嬴驷的再三揣摩,方由魏章出任主将统帅,借武关之天堑,以阻击楚军主力。

    武关一线秦、楚两方而今已对峙半年有余,期间两军并无发生较大规模的冲突。但秦、楚两方,谁都不敢在此地松懈。

    商于是此战胜负的关键的所在,也是双方争夺的根本所在,据有此地,方能占据这场战争的主动权。

    要知道楚军的主力在于商于、汉中两地,聚兵之数更是超过了十万。而秦军几经分兵,如今拱守武关的秦军恐不超过两万。能维持现在的状态,这当然少不了魏章‘守战以待’的功劳。

    第二路西南战场,即司马错统帅,借平乱的名义,以图谋巴蜀。以秦军原本的战略,对付巴蜀,只能用假道灭虢的法子,也就是灭亡蜀国后,在巴苴两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顺道灭了两国。

    这一路的五万秦军因为有苴、巴两国作为内应,蜀道的天堑并没有对秦军造成多大的阻碍,前期借苴国之途,秦军一路南下势如噼竹,捷报连连,然而随着攻入蜀国腹地,还是遇到了蜀人强烈的抵抗。不过大势之下,想来用不了多少时日,仍可功成而归了。

    第三路的东方主战场,亦是此战胜负的关键之所在,由嬴华统帅的秦军主力。

    此路原本只是用以协助魏、韩两国,以抗击齐、楚、宋三国联军。

    但秦国渐渐意识到,此战若想取胜,关键之处还是在齐,而不在楚。

    也正如甘茂所言的那般:“齐国若是不退兵,这仗根本无法打下去。否则楚国就算是败了,仍会不依不饶,不会罢休。然而齐国若退军了,楚国便没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