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七章 藩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七章 藩属 (第2/3页)

里是中山国商业、手工业的中心。

    其内有山林伴生,外有河水环绕,丰田之间尽是诱人的良田。粟米此时长的正盛,刚刚冒头的谷穗散发着原生的清香,哪怕是在河畔的田野上也栽种了不少的蔬菜。

    紧邻山河而建中山王宫,更是雕栏玉砌、画栋明净,其形制规模比之中原列国,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山国哪怕是连年征战,战火数十年来也从未有蔓延至此地。

    灵寿的易居富硕,或许这也是中山桓公当年迁都于此的一大原因吧。

    ……不过,灵寿城这阵子气氛却是不太好。

    往日街头的贩夫走卒,商贾行旅,摩肩擦踵的盛况一下去之不反。

    南方的赵国,十数万大军北上,动静太大了。

    中山王姬厝自然早已获悉了此事。赵国自从新王继位后,恐吓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往往都是送点金银财帛,便可摆平,但这次赵国好像是动真格了。

    两个多月的时间,滹沱河南岸的十数座城邑已经尽为敌手。姬厝惊怒之下,便想积极应对。然而中山国的数万大军刚刚开赴前线,还未到正面战场,就被赵军赶下了滹沱河喂鱼。而今满朝文武,更是一上朝便是扯皮。

    姬厝心气高,作为中山国首位称王的国君,他的本意是不愿求和的,毕竟此时滹沱河的治水权还在自己这边,不到万不得已,他如何愿意低声下气?况且若任由赵军如此来去自如,那中山国岂不是成了赵王的后花园吗?

    姬厝不甘。但主站派们,却一直拿不出决定性的对策,前线的战事也是一塌糊涂,城池沦陷的消息接连传来。种种晦事,让他的意志不禁出现了动摇。

    王妃阴姬抓住机会,再度劝他:“王上应选贤任能,重赏将士,方可为长久之计。”

    姬厝现在惊惧之间,听得自己的宠妃所言,不禁长长叹了一口气,问道:“如何选贤任能,寡人又怎么知道谁忠谁奸呢?现在朝堂之上,大夫们互相攻诽,寡人实在……”

    阴姬朱唇微启,嗓音颇有些韵味道:“王上少些时间和那些儒生相处,多和文武大臣见面,时间一久,王上自然就能瞧得出来谁忠臣、谁是奸臣了。”

    姬厝低着头沉吟不语,久久之后又是叹息一声。

    阴姬俏立在一旁也是不敢多言。

    片刻后,姬厝突然认真地对她点了点头道:“夫人之言确有道理。那夫人以为,寡人该如何做呢?”

    阴姬故作沉思之状,缓缓道:“而今天下列国,混战不休,所有的国家都以军队为主,不断加重税赋以供养军队。王上文治武功可堪先贤,臣妾以为王上只要能远离奸臣,必然可以使我中山国更加强盛。”说到这里,阴姬顿了顿,一脸正态地说道:“对燕作战,相邦为我中山国掠地数百里,王上为何不问问相邦呢?”

    “相邦……”姬厝瞥过头看了宠妃一眼。顾自点了点头。

    ……

    黑夜悄然降临,中山后宫中。阴姬独自站在月色盈照的窗前,不知在想着什么。

    “夫人。”宫女在一侧小声轻唤道。

    阴姬转过身,看着刚刚从相府归来的小娘,长长的眉梢不禁微微蹙起。

    ……

    次日天还未亮,已经到了大朝之时。

    中山朝殿内,待众臣行完礼后,姬厝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前线可有战报传来?”

    台下顿时鸦雀无声。

    司马喜出列揖拜道:“禀大王,赵军攻破了蔓葭城,但并未继续对番吾和东桓围攻,而今赵军已经撤至太行一线,正在全力攻打井陉邑。”

    上大夫褚何出列道:“大王,还需尽快向前线增兵。番吾城军力薄弱,守备或有余,然而根本无法撼动赵军的阵脚。上将军对蔓葭城已经发起数次攻击,皆无功而返,若是任由赵军继续攻打井陉关,我中山太行屏障将失矣。”

    上大夫张登出列,对着褚何语气不善道:“先前三万大军一战湮灭,增兵?还从那里增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