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六章 革命热情高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六章 革命热情高涨 (第3/3页)

    廉程先一步提出质疑道:“此路既无水源灌溉,且路途狭窄,若大军跋涉,恐难行之。”

    乐池摇了摇头,对着赵雍揖道:“昔年臣曾有幸、通此路而过晋阳,此路虽然难走,却并非不可行之。而今恰逢雨季,水源自有天补,王上只需派出一支千人精兵,携带三日口粮,从此路而入,进杀奔井陉城,退可直取韦泽关,大功可成矣。”

    赵雍咽了口唾沫。乐池说的并非没有道理,正是因为敌我双方,主观上都认为此路不通,赵军才有可趁之机,若是坦途大道、易行,中山军定然会在此处布设重兵,还称啥偷渡呢。

    不过毕竟只是一个设想,赵军还没有真正的实践过。乐池虽然说他走过,但他说的是实话吗?

    若是不成,不仅仅贻误了战机,更会大大的损伤赵军的士气。

    屋内众将一时争论不休。

    赵雍也有些纠结起来。

    乐池侍立在一旁也是沉默不语。他混迹官场一辈子,深谙此道,刚刚加入赵国集团,谏言绝对不能太过激进。此策是他的敲门砖,成功他自然是首功,但失败他也跑不掉干系。

    “王上,老臣以为,可以一试。”肥义此时揖道。

    赵雍深思片刻,而今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赵国的数万大军已经在山沟沟里拖了十多天,照现在的情况就算是再拖十多天恐怕还是没有结果。长久下去,自己这边恐怕会先一步垮掉。

    赵雍环视诸将一圈,道:“众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战。”廉程当先揖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这廉程能力强弱暂且抛开不说,革命热情可谓是高涨。看来此次调他回来,是做对了。

    “好!”赵雍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继续道:“谁愿当此重任?”

    “臣请战!”廉程赶忙拜道。

    “臣请战!”

    “臣请战!”

    赵雍未有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乐池。

    乐池瞬间会意,起身揖道:“臣请荐一人。”

    屋内众人地目光纷纷瞥向他。

    “何人?旦说无妨。”赵雍道。

    “老臣之子,乐梁。”乐池恭敬揖道:“乐梁自幼随于老臣身边,熟悉太行山路,定可担此重任。”

    此话一出,众将脸上或多或少都露出了鄙夷的神色。自己请功也就罢了,还给自己的儿子请功。

    赵雍却不这般想,因为他清楚的知道,乐池这是送人质来了。

    赵雍不动声色道:“哦?乐梁在何处。”

    见到王上这般说,刚要脱口而出的讽刺之言,立马憋了回去。

    “禀王上,乐梁此刻正在邯郸。”乐池如实道。

    赵雍稍作沉吟之状:“战事紧迫,邯郸至此五百余里……”

    “寡人欲以先生为此战主将,先生以为如何。”

    乐池不是没有间谍的可能性,但是很小,小到几乎可以忽视。不要说中山国内部的国政体系,能否有意识的构成一个完善的谍报系统,单单说乐池现在愿意为中山卖命的几率,便是微乎其微。

    他曾经是中山国相不假,但自从中山桓公死了之后,乐池便被政治对手打压,若不是对中山国彻底死心、在中山国内混不下去了,又怎么会有了后来投奔秦国一说。

    且与乐池的一番对话、再加上他主动以亲子为人质。

    分析下来,赵雍愿意一赌。

    就算此战不成,但能得到这样一个对中山国上下、了解透彻的能臣,之后赵国对中山的兼并战争,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见得赵王任命,乐池果然未做任何犹豫,立即拜道:“老臣当为王上而战。”

    “好,好,好!”赵雍接连三个好,:“寡人便以卿为前军都尉,三军之中,汝可任意选拨精兵三千,即刻赶往平坦城,协助牛赞拿下韦泽关。”

    一侧的宦者从赵雍手中接过半块虎符,交给了乐池。

    乐池双手捧过虎符,俯首拜道:“老臣领命,臣定不会辜负王上期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