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飞鸟难渡 (第2/3页)
府衙进入大堂,肥义便从外面走了进来,“王上赦免那些降吏倒是无碍,可为何还要让他们委任原职?这些人可都是些趋炎附势之辈。”
赵雍瞥了眼这位头发斑白的大将军,随即对着一旁的宫人、侍卫朝外摆了下手。
待侍卫全都退下,他坐到上首的一张胡凳上,缓缓开口道:“那肥师以为如何?”
肥义一愣,沉声道:“若是待我赵军出现颓势,这些人恐怕会转瞬叛之。”
“肥师以为我赵国会出现颓势吗?”赵雍继续反问道。
“可……”老将一时语急,没有说出话来。
只听赵雍继续道:“赵人若想在中山地扎稳脚跟,光靠我赵国的大义是不行的,最重要的还需人心的向附。那些家伙趋炎附势不假,但若想尽快稳定下中山的局面,这些人便有大用。寡人接附他们,也是想给其它的中山官吏做个效仿,彼时少些抵抗,我赵军便会少些死伤。若肥师不放心,待局势稳定下来,罢黜便是了。”
蔓葭城是中山国在滹沱河南岸的首府城市,其对中山国的意义自然也是重大的,这些蔓葭城的高官们,在整个中山国的势力可谓是盘根错节。
留着他们,显然比杀了他们用处更大。
肥义一愣,他似乎从来就没想过这茬。
沉吟片刻后,躬身拜道:“老臣愚钝了。”
赵雍摆了摆手,颇有些语重心长道:“肥师,这个时代的规则不同了,国灭家亡亦不过是弹指之间。”
肥义沉吟不语,眼神有些复杂地看着眼前的赵王。
……
番吾城,中山军沿滹沱河一线的最后屏障,这里也是滹沱水出太行山脉的始端,与北岸的中山国都灵寿城只有一河相隔。
整个城池呈u型建造,番吾北城没有城墙、而是沿滹沱河水岸。
若是敌军从北向南攻,番吾城几乎无险可守;但此时作为扼守南方的赵军,无疑是一座坚城。
河岸两边原本茁壮成长着许多树木,但此时已经被砍伐的光秃秃一片。
番吾城的守将也是中山军此战的最高统帅,公叔捷。
此时正站在城楼之上,透过密集的雨线,眺望着远处。
为了防止赵军临时建造战船,他下令实行坚壁清野计划,把番吾城和东桓城一线的树木全部砍伐掉,就连船只也全部调走或烧毁,还在滹沱河内部署了大量的水师,为的就是阻碍赵军渡河。
随着一座又一座的城邑沦陷,公叔捷已经明确的认知到,此时中山国和赵国的实力差距,他也不妄图从正面击溃赵军的大部队,只求能长时间的拖下去,拖到齐、魏等国插手。
就在这时,河岸的大路上忽然出现一骑,直直朝着番吾城奔来,公叔捷和身边的武将都不禁侧目。
一刻钟后,便有军士来报。
斥候一脸的急切的之色,身上还有未干涸的血污:“将军,蔓葭城失守了?”
“什么?”
公叔捷还未搭话,一旁的副将已经失态地大喊道。
城门楼上顿时喧哗一片。
他们一时有点不敢相信,因为他们完全没料到蔓葭城会如此不堪一击!
蔓葭城依天堑而建,其内可是足足有兵士两万余众啊,更何况其内的粮秣辎重也足够守军所需数年的,怎么可能两天就告破了?这样的城池运气不好,不要说两天,就是两年都不一定能拿下!
公叔捷的大脑此时嗡嗡作响,嘴角抽动半天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耳中传来的全是部将们士气低落的议论声。
……
……
五月底,肥义统合了东、西两路五个都的兵力逼近此战的最终地点:井陉邑。
五万余的军队,加上数万民壮,在太行山道的几条路上艰难行进。
此时赵军的意图已经没有办法隐瞒。
旬日功夫,中山军便从东桓、番吾出兵三次,意图夺回蔓葭城。
赵雍留庞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