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屈人之战 (第2/3页)
经灭掉了林胡和楼烦。”
“什么?”逢侯丑顿时惊诧出声。
堂内也顿时嘈杂起来。
赵灭二胡,消息来的不可谓不震撼。然而战争已经结束了半年,但此时大部分的楚国贵族,似乎都还一无所知。
屈原眉头皱了皱,赵国的强大对楚国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相较于正在同楚国交战的齐国,他反而更忌惮那个看似与己无扰的赵国。尤其是在函谷战役后。每每回想起平舆的五国会盟,他总会念起那双平淡的眼神。
赵国的每次对外作战,明明次次都是汲取利益最大者,但列国诸侯似乎都视而不见,他们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赵国的国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
从函谷关一战便不难看出,赵军不仅从正面战场、击溃了让列国闻风丧胆的秦军,更是从外交上逼迫秦国割让了西河、上郡,但列国的目光依旧是放在了此战完败的秦国身上,反而忽略了赵国的崛起。
此次覆灭林胡、楼烦,更是没有掀起几多浪花。赵国挑选的时机总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近些日子,屈原经常诵读赵国所颁布的一系列新策、国政。
赵国的行为,让屈原觉得,或许在不久将来,楚国最大的对手将不是秦国、也不是齐国。而是赵国。
屈原当即揖道:“秦国以质子与赵,且赵与魏、韩乃是同宗所出,又刚刚历经大战,恐不愿与秦国交恶。仆以为,此时我楚国应该与齐国盟好,既可以解我边境之危,又可盟齐国震慑魏、韩。”
“齐国正与我楚相战,恐怕不易。”逢侯丑摇头道。
“齐王重利,我楚国只需一饵。”屈原道。
景翠似是想到了什么,吃惊道:“莒地?”
屈原点了点头道:“莒地本归齐土,而今齐、越共犯莒,我楚难持之,正好可使其为筹码,顺水推舟,换得齐国出兵。”
屈匄沉吟片刻道:“王上不一定同意。”
“仆现在便进宫面王,定然可说服王上同意换地。”屈原沉声道。
无论楚国以后的敌人会是那一国,但现在的敌人肯定是秦国。
……
……
春风拂晓,邯郸的天气越来越暖和了。虽然早晚会有些温差,但已不复严寒。
姬瑶的小腹已经高高隆起,待产数月,这几日更是一天一个样,想来临盆的日子就在这两个月了。
不过很可惜的是,赵雍不能陪着姬瑶走完这人生中最重要的其中一步。
大军原定出征的日子是三月下旬,就是本月。
战争预计最快也要半年才能打完。
待他归来之时,他的孩儿也应该出生了。
战事所需的各种物资、辎重已经准备妥善,粮秣也在邢襄囤积了足够十万大军数月所需。若战事不幸僵持住,那今年秋收的新粮便会再度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不过……想来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事情。
对于这个心腹之患,赵国对中山的风土民情、战备资源,已然是摸得一清二楚;赵国新政的推行,也让中山人对赵人的抵抗心理,产生了质的变化;此外中山的朝堂之上,大量的官吏、内史也早已经被都察院所买通。
可以这般说,就是中山王姬厝晚上临行了那个妃子,赵雍若是想知道,也是不难的。
但为了万无一失,首战,赵国还是决定采用保守战术,初战以试探为主。
一来应对燕、齐两国战事的突然变化,二来也是消磨中山国的抵抗斗志,防止其做出过激的反应。
正所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此战赵国的军队将从鄗城向北而攻,直取中山都城灵寿。
同时最重要目的,也是根本目的,便是控制住,通过井陉的关隘口:蔓葭石家庄,鹿泉。
只有将井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赵国的东、西两个版块才能连成一线。否则中间隔着难以逾越的太行山脉,物资的运输、沟通将成为赵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