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灭国之战 (第3/3页)
苏秦长揖恭贺道。
“北疆已平,中山可图之!”赵雍指着身前的堪舆图,果断道。
这一战的成果和速度实在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林胡和楼烦这两个侵扰赵国数百年的心腹之患,一战,竟然就此灰飞烟灭了。
虽然燕国和齐国的战事还没有结果,但赵雍已经有些等不及要对中山开刀了。
“王上之意,着即开战?”肥义揖拜道。
“我赵国历来对中山的征伐,虽然常以中山之败告终,但其心气始终心气未丧,元气亦存。此次我赵国若对中山开战,务必要做到一战毕,就算不灭其国,也要中山数十年内无力再战、无心开战。要战、便要战的彻底,让其胆寒。继而割地、蚕食。”苏秦道。
“若魏、韩两国插手怎么办?”肥义担忧道。
“魏、韩倒是不必担忧,现在他们正盯着楚国、秦国,若是想插手,早在我军北上之时便动手了。”苏秦道。
赵雍盯着堪舆图,眼神微眯。
“传令楼缓,令其在胡地兴建城池、大招骑兵。开春之后,寡人欲亲征中山,此战当灭国之!”
众臣眼中一亮。
“喏!”
……
……
莽草荒原,一望无垠。
十二月的河套草原,生机不复、尽显寂寥,凌风呼啸,雪花洒落,牧人挥舞着长鞭驱赶着散落的牛羊,牛羊瑟瑟发抖地缩在厚厚的雪地里一动不动,仿若与大地融为一体。
年轻的牧人摘下遮挡面颊的口巾,转头对着远处的父亲大喊道:“阿大!牛羊都不走了。”
似乎是风雪太盛,年轻人的音声混杂在其中更是细不可闻。
队伍最前列的胡人大汉,拔出深陷雪地的靴子,低头啐了一声,转过身子、步伐艰难的朝着年轻人走来。
“阿大,赵国还有多远?”年轻人缩在羊群身后,对着眼前的父亲一脸迷茫地问道。
大汉抬头看了看天,又四处张望了一番,然而入目所见、尽是白雪茫茫。
不过他似乎有独特辩解方位的办法,观望片刻后,喘着粗气对着儿子说道:“咱们已经过了阴山,继续向南走,明日应该便能到安阳城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的黄河北岸)。”
大汉一边说、一边从解下腰间的布囊,布囊内包裹着被冻得硬邦邦的肉干。
父子二人似是饿急了,也不管冷热、取出里边的肉干,就着凉水便吃了起来。
“阿大,那些林胡人说的是真的吗?”少年话语含糊不清道。
“恩?”
匈奴少年咀嚼着肉干:“赵人的王,真的愿意接纳我们匈奴人?”
匈奴大汉瞥了儿子一眼,哈哈大笑起来:“林胡人、楼烦人都被赵人打败了,但赵王并没有杀死他们,而是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子民。以前的南人傲慢、视我们为牲畜,为了区分他们的高贵,穿的衣服都和我们不一样。可是现在就连赵人的王、都开始穿我们的衣服了,我们匈奴人,只会臣服尊重我们的强者。”
少年怔怔的点了点头,他并能理解父亲话中的意思,但他这一路上都在听身边的人说赵国有多么的繁荣、多么的富硕,他却没有多大的概念,只知道那里有温暖、安全的石头房。
大汉吞掉嘴中的肉干,翻身起来看了看天际风势。
“阿郎先休息一会,待风停了再赶路。”
大汉说完,随即坐下、和身缩在羊群的中央打起盹来。
这是父子迁移的第三十二天,他们的身后还有许多同他们这般的匈奴家庭。
去年阴山北边有一个部落,出了一个自称单于的家伙,欲统合整个匈奴,以对抗西边的月氏和东边的东胡。然而理想挺好,现实残酷。结果便是匈奴的各个部落陷入了混战,他们这些小部落的牧人要不北上依附大部族,要不南下。
两难之际,正巧听说南人的王,颁布了纳胡令。他们虽然不知道‘纳胡令’是个什么玩意,但是通过依附南人的匈奴部族,方知待遇优厚。
他们此次的目标只有一个……便是前方富硕、温暖的赵国。
但他们此次前往并非是去劫掠,而是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