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伟大构想 (第2/3页)
动了。可恨,可恨啊!”
“我楚攻势迅猛,秦军不敌。况且秦国已经割让了西河与三晋,这商於归楚又何妨?”大将屈匄自我安慰道。
此话一出,帐中之人全都朝屈匄望来。
屈匄吞咽了口唾沫,用他自己都不信的口气说道:“或许……秦国真的是诚意与楚相和。”
上首的昭阳苦笑着摇了摇头。
秦国可割河西,可割上郡,但他知道,绝对不可能割让商於两地。况且是在崤函通道已经丧失的情况下。
而今,武关一线的商於便是秦国抵御东南的最后一道屏障了。
楚国若得,便可勾连丹庸一线,到那时,秦国将彻底沦为关东列国的鱼肉。
秦王除非是傻了,才会甘愿割让。
这片土地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不经血肉碰撞,怎可轻易到手!
割地,这等明显的拖延手段,楚王就看不出来?待秦国收拾掉了北边的义渠,楚国还有机会吗?楚王真是糊涂了。
“屈匄。”昭阳瓮声道。
“末将在!”屈匄起身揖拜道。
帐中其余人也是双目期待地望着老帅。
沉默良久后,昭阳方缓缓开口道:“汝携步卒两万拱于大军后方,以防秦军偷袭。明日丑事,全军便撤归宛城。”
“令尹不可,若现在撤军,吾等这数月来的艰辛将付之东流啊!”
“若是撤军,我楚国那些死掉的儿郎就真的白白牺牲了。”
“望令尹三思,吾即日回郢都面见大王,求大王收回王命!”
帐内的一言一语,都让昭阳胸头的郁气渐渐上头,他如何不想方言拒命,然而他是昭阳,他不能……
“噗!”一口热血骤然喷洒而出,老帅的身子也宛如枯木一般重重地砸倒在筵塌之上。
原本人言鼎沸的大帐,声浪戛然而止。
短暂的沉寂过后,换来的便是更大爆发。
“令尹!”
“上驻国!”
离着最近的屈原赶紧上前一步,颤抖着搀扶起老帅,对着帐外高喝道:“快传医者!”
……
……
旬日傍晚,邯郸的小雨依旧下个不停。
盈盈烛火悄然点亮了亭台宫阙,曳影细细索索地爬上了细雨滴答的檐台,赵雍放下手中批奏完的简书,捏了捏已经有些酸痛的眼角。
“王上,还需将歇身体,该用晚膳了。”陈忠在一旁提醒道。
赵雍点了点头,对着一旁的宫人吩咐道:“将燕国的国书,回给大司徒吧。”
《最初进化》
“喏。”一侧的宫人俯身上前将奏简折起、收到了一布袋里。
燕使今日跪在赵王宫外,哭诉了整整一天。
赵雍觉得一直晾着燕国不回复也不是。
但此时要赵国出兵又不太可能。
思来想去,赵雍选了一个折中的法子,批了两万石的粮食以作支援。
毕竟现在赵国不能放弃燕国,现在赵国还需要燕国多抵挡一阵齐军的兵锋。
赵雍没有着急用膳,大军出征在即,积压的政事还需尽快处理。他随手再拿起一份简书,瞥了眼外层的标记,是上郡送来的。他不禁正视了几分。
然而,其中所述平平无奇,似乎是李兑在上郡推行赵国新制的进度报告。
正当赵雍以为,可能是内阁的忽视了才让这样的奏简到自己眼前时,奏简最后的一条信息突然让赵雍为之一喜。
魏国向河西增兵!再看了看时间,半个月之前。
赵雍想了想。半个月之前,那岂不是秦、楚两军激战正酣的时候。
看来,魏国占据了西进的通道,不会久甘寂寞啊。
以楚牵秦的计划彻底泡汤了,不过魏、韩两国而今似乎又有了向秦迫压的势头。
这对赵国来说是个好消息。
至于楚国……即无边境之争,暂且还是要以交好为主。
谁知,刚刚念起楚国,赵雍脑海中便突然蹦出一个身材婀娜、妩媚多姿的美妇,郑袖。紧接着身下也跟着一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