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人的供养 (第3/3页)
嚎。
野战之上,秦国的步兵虽然强悍但对上战术新颖的赵国骑兵却显得丝毫没有还手之力。战车虽然能正面抵抗骑兵,但其灵活性却差了太多,迂回游走下,被善于骑射的代地骑兵给磨死,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两万多的秦军混合兵种,对上五千赵军骑兵。以数倍的兵力,却在短短两三个时辰内彻底的溃败。
庞煖呼出一口浊气,对着身旁的亲兵吩咐道:“传令各部,停止追杀秦军败兵,即刻遂吾渡河!”
“喏!”
……
……
铁骑南渡渭水的同时,直线距离不超过四百里的函谷关下,依旧是杀声震天。
赵雍手扶在剑柄之上,站在一处土坡之上看着眼前的硝烟滚滚。寒风吹动地大红披风呼呼作响。
“大王,秦军败势已现……”一侧的韩仓对着赵雍作揖道。
赵雍回头瞥了眼大舅哥,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两天,秦军依旧闭关不出,而联军也照样白日攻城,傍晚‘叫阵’。
言语骚扰,虽然最初没什么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也开始逐渐显现。
嬴驷虽然严格封锁了消息,但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啊。
叫阵的那番话,是赵雍组编让人喊的。组词虽然不雅,但全是实情,虽然可能会激起部分秦人的血气,但他相信,对大多数的秦人来说,叫阵除了能激起他们的血气、更能引发他们的担忧、从而消磨他们的斗志。
再加上不断传出来的流言蜚语,更能让秦人对敌军所说的话,深信不疑,陷入迷茫。
今日已经是联军第二次攻上函谷关的城头,但看这个形式,还是一个被打退的结果。
函谷城下的尸体已经堆砌至丈余高了,那些尸体就像用土木修建的台阶一般,成缓坡朝着城头延伸。
其战况之惨烈与晋阳一战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短短半月的攻城战,合纵大军的规模便减员超过了三成。赵国总共集结了四个都的兵力出征,如今第二个都快要打光了。
看着每日的战损情报,赵雍的心都在滴血。
不过相较于死去的将士,粮食如今也成了一大问题。
如今敌我对峙已经超过了半年,十数万大军每日的损耗都是一个天数。
联军的军粮还在源源不断地朝着前线运来。此外,楚王这个首鼠两端之辈,虽然未敢参战,但见大势在三晋,也开始害怕自己毁盟的行为是否会遭遇三晋之后的报复,也开始在外交上用力,美名其曰‘借粮’。
燕国彻底没了动静,既不敢援晋、也不敢拒秦。
而相较于三晋,秦军当是更加不好受。
旬日之前,失联月余的庞煖终于有了消息。赵雍为此欣喜若狂,虽然他知道自家新军的战斗力,但毕竟是在没有后援补给的情况下、孤军插进秦国的腹地。
可以说是稍有不慎便会有陨灭的危险。
此外,若是尽丧这支骑旅,那对赵国当真是伤筋动骨。
这场豪赌,赌的从来不仅仅是胜负、更是国运。
不过如今看来,是三晋赌赢了。
信中所报曰:庞煖已经突破了秦军的封锁,在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情况下,庞煖没有选择继续向北脱离战场,而是继续向南度过了渭水,袭击了秦军在郑县(陕西华县)的粮仓。转而从最容易也是最危险的风陵渡、渡过了大河。
消息一经传播,三晋统帅皆为之一震。这场破天荒的闪电战,完成的远比他们预料的出色太多了。
甚至从一开始他们就对所谓的突袭没有报多大的期盼。在赵军骑兵渡河的那一刻起,魏、韩两军的统帅心里便已经认为其必死无疑了。仅仅五千的骑兵,又怎么可能在危机重重的秦地安然无恙呢?
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新式骑兵的野战能力。不仅仅杀退了数以倍计的秦军,更出其不意地捣毁了秦军的粮仓。如今更是安然无恙地回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