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九章 损兵甚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九章 损兵甚重 (第2/3页)

    雪花中似乎还夹杂着一股木帛被焚烧的腐朽气息。赵雍转过头、眼神死死凝向东方,然而浓墨的夜空下、他却是什么都看不清。

    “谨防秦军夜袭。”赵雍对着巡营的将士们嘱咐了一声,便策马朝着远处奔去。

    ……骏马飞腾,雪花如同冰凌般敲打在骑士的脸庞。

    待赵国一行人赶到时,原本拱卫森严的燕军大营已经被烈火焚烧成了一片废墟。

    漫天纷纷的雪花也打不灭那冲天的火势。

    先到一步的魏、韩统帅见到赵雍前来,赶忙上来见礼。

    “诚如赵王所见,燕军损兵甚重,已经‘败’退了……”公孙衍苦笑道。

    余烬映照着众人的脸、阴晴不定。

    赵雍抹了一把额上的雪渣,紧盯着火势,突然摇了摇头,顾自嗤笑了一声没有回话。

    损兵甚重?骗鬼呢!

    “这秦国真是好大的本事,竟能在我十数万大军的眼皮子底下,数个时辰便将五万燕军尽数击溃。十余里相隔,吾等竟未收到任何消息、燕军竟也未有任何求援。”韩仓一脸夸张道。

    就是五万头猪,一天也抓不完吧。

    “哈哈哈哈哈,秦国若真有这般天能,吾等合纵联军还如何与其相战?不如引颈待戮罢了。”老将朱威也是被气笑了。

    夜袭?退军?这等手段,真当列国诸侯是傻子吗?

    燕国这一手,真是将三晋诸侯打了个措手不及,任谁也没有想到,已至关前的大军,还能抽身而退。

    从蓟都到函谷,这一路所损耗的粮草何止百万。燕国也真是舍得!

    公孙衍轻咳一声,对着赵雍揖道:“大王,燕国退兵既成事实,外臣以为还是暂时不宜声张。可暂同军中将士相言:秦国突袭,燕军故意诱敌深入,且战且退。”

    “且战且退?是要退到燕山才发起反攻吗?”赵雍转头无奈道。

    韩悦绷着脸,先对着公孙衍拱手一礼,然后对着赵雍作揖道:“燕国撤军,独自撕毁了合纵盟约。外臣愿亲率韩军,将燕军给‘追回’来!”

    公孙衍当即摇头道:“将军不可,燕太子既然敢冒大风险、毅然决定撤兵,定是与秦国相谋。若将军此时率韩军撤离战场,秦军若趁势而出,联军定将大难临头!”

    苏秦看着眼前的狼藉,听着诸公的喋喋之语,不禁叹了口气。

    这般囧状,十年前他就遇到过一次。

    只不过这次燕国的行为,更让人痛心,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弃燕投赵的原因。

    虽然腹诽于燕太子的目光短浅,然而事已至此,燕国的撤军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就算是要报复,那也得先等打完这一仗再说。

    “三军将士无可蒙蔽,楚国今停军不前,若明日楚军不至,联军需立即同秦开战!迟则生变矣。”苏秦道。

    众人的目光顿时转移到了苏秦身上。

    他们此时或许还并不知道,楚军是……等不到了。

    ……

    ……

    咸阳向西再行五百里,越过径水,便是水草丰盈的陇东高原。

    这里自然条件好,宜耕宜牧,这里便是秦国称霸西戎的最强对手,义渠郡国。

    平坦广袤的高原之上,一座夯土而建的城池,逐渐凸显于世人面前,这里便是义渠国的都城(今甘肃宁县左近),身为半耕半牧的民族,义渠人不同于寻常游牧民族,他们不仅有彪悍的民风,更有高超的锻造手艺。

    每逢战起,义渠人向来都是中原列国合纵与连横的拉拢对象。

    就在秦军倾国之力和三晋于函谷关外对峙的同时,陇东高原之上那匹嗅觉灵敏的野狼,再度闻到了那诱人的血腥之气。

    ……

    与联军一河之隔的函谷关内,秦国将士们、积压数月的颓败之气骤然一扫而空。秦军的士气再度高涨起来。

    今日一大早,军中的校官便开始挨营传命,言及:昨夜午时,燕国的五万援军已经被我秦军所击溃,而今已经灰溜溜的朝着燕山逃去。

    峭壁高地处的秦军大营内,赢疾正扶额思慎着接下来的战局动况。

    燕国已退,战机亦到。但秦国依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