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或许质子 (第3/3页)
将伸出的爪牙缩了回去,至于中山国……应该暂时没有那个胆子。
“吉。”大祭司的话又再次回响在耳际。虽然是迷信,但赵雍觉得多少还是有点作用的。
这几日他明显能感觉得到,赵国军队的气势的强盛,去年对秦国作战胜利,无形中给将士们赋予了更多的自信。
伐秦虽然有改国策,但此战若胜,赵国便能取得上郡之地。若有上郡、赵国将不再惧秦国之威,更在战略上更对魏、韩两国形成压倒的优势,‘临汾盆地’和‘上党’对赵国来说也不再是鞭长莫及。
“吁……”马夫在外面吆喝着,车停靠了下来。
赵雍收住心神,从乘舆上缓步走了下来,庞煖立刻上前给他撑伞遮住头顶,而自己却浑身湿透。
天空不知何时又飘零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凉,赵雍这几日能明显感觉到气温的降低。但相较于去年,今年冷的还是稍微晚了一点。
赵雍转头道:“卿且退下吧。回去换身干净的衣服,以防生病。”
“喏。”庞煖应道,随即把雨伞交给了一旁的宫人,就躬身退了下去。
这几日赵雍一直在军营和王宫两地奔走,祭祀和演兵永远是这个时代战争的主旋律。
而今新军骑兵的规模已经突破了五千之数,这个数目比之去年足足增长了将近一倍。常备营的规模也补齐了三个军。
战力的提升,亦相应的加重了军费的开支。要知道单单是一匹马的食量就相当于三个壮年士卒,逢战时更甚,外加上配备的作战装备,弓弩、长殳、短剑。这也就导致一个骑兵所需的军费,往往顶得上五个步兵,这还是在每个骑兵只配备一匹战马的情况下。
赵雍继位之初,赵国的专业军队不足五万,骑兵更是千数不到。三大常备营其中一半的兵卒,也是半战半耕的状态。
而今再看,单单是邯郸一郡的常驻军队便超过了五万。加上代地、邢襄、晋阳、上党、中牟还有新占领的河南之地,总兵力甚至超过了十五万。
若不是赵国这两年大发了几笔战争横财,外加新农制度的推广,如此军制简直是异想天开。
强军便是强国,在这个时代,战争永远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好的方式,赵雍一直坚守这个信条。
迈进宫门,又穿过几道廊庑。
小雨开始下的很急,过了一会便开始稀疏起来,雨珠砸在廊顶上,传出一阵‘冬冬冬’地声响。
赵雍刚走进内宫,便瞟见那远处的白玉台阶上站立着的一抹浅红,姬瑶正在那里张望。她似乎是看见了赵雍,立刻就提着裙子疾步朝着台阶下走来。
等赵雍刚走到台前,就见姬瑶已经提着长裙跑过来了,连她后面的宫女小荷都跟不上。她穿的襦裙有点长,走快了估计得绊着脚,不过她似乎已经找到了好办法便是提着走。
赵雍身后的宫人们全都低下了头颅。
“臣妾,拜见王上。”姬瑶来到跟前,对着赵雍盈盈一礼,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刚才的失礼动作。“臣妾听王上回宫了,便在宫台前等了好久呢。”
赵雍笑着握住她的手道:“今天上完朝,又去了军营。刚成婚,便不能时刻留在瑶儿的身边,寡人真是有些对不住瑶儿了。”
二人兴致勃勃地交谈起来,才分开一天时间,弄得好像分别了很久重逢似的亲热。
雨中,看着青伞下面一抹浅红色的靓丽襦裙,让赵雍回想起大婚那日的羞涩新妇。那襦裙十分合身包裹着姬瑶修长婀娜的身材,她在伞下跟在高大男人的身边,款款走路,那比肩膀还稍宽的髋骨翘臀、柔韧的腰身,以及挺拔的后背,十分优雅。赵雍此时还穿着演兵时的软甲和武服,两相映照下,就像一片叶子一样呵护着鲜亮优雅的女子。
此时此景,不禁为细雨中平添了几分风景、宁静而美好的场景,十分温馨。
赵雍时不时转头和姬瑶说话,姬瑶或掩嘴发笑、或温柔多情,俩人不像是尔虞我诈的王族卷侣,倒像是情意浓浓的民间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