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五章 楚有屈原,幸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五章 楚有屈原,幸也 (第2/3页)

姬烁原本以为,三晋必将会在秦国的勐烈打击下、而一蹶不振。谁成想,半路突然杀出个赵王雍,来了一出御驾北疆、短短两个月便击垮了号称五万大军的楼烦、林胡大军,随后又千里转战晋阳,计合魏、韩再次将秦军的五万锐士打的丢盔弃甲。至今还有许多被俘虏的秦军将士在燕、赵边境线上屯田呢。

    去年合纵伐秦,燕国便毁约未曾出兵。晋阳之战后,姬烁一直为此而感到惶恐。

    半年时间,他一直都密切关注着赵国的动向,就怕三晋找他秋后算账,挥兵打来蓟都。

    好在秦国再次挑事,解了姬烁的‘心结’。当公孙衍再次来到燕国行合纵之谋,且听闻赵、齐两国也在合纵国的范围之内,姬烁当即表示不再犹豫,出兵,伐秦。

    但如今又因齐国的变故,不由得让姬烁再度犹豫起来。

    “王上,我燕国已经签订了合纵盟约,如果此时反复,恐怕也讨好不了秦国,反倒是得罪了三晋!”子之语气幽幽道。

    “哎,卿这是将寡人架于沸鼎之上啊……”姬烁叹气道。

    “王上想过没有,此时的秦、齐两国只会比燕国更加恐慌。据臣所知,咸阳的各国商贾已经尽数撤出秦国。只要我五国大军驻扎函谷,秦国定将不战自溃。到时秦国的千里沃土,将尽归于五国之手。”子之再道。

    姬烁眼中一亮。

    但随即又担忧道:“去年我燕国同东胡、山戎一战,粮草便已损去十数万石,此时再谴大军远赴函谷,辎重最多也只能坚持半年。”

    “王上,魏国和赵国已经答应借粮,韩国也承诺向我军提供轻弓、劲弩。王上,燕国不怕啊!”子之道。

    “这……”姬烁犹豫道。

    太子姬会突然起身道:“父王,儿臣以为子之所言持之有故。且公孙衍虽行合纵,但楚国还未发话,待楚王表明态度也不迟。”

    姬烁瞥了儿子一眼,咬牙道:“若是楚国行约,那就聚兵,伐秦!”

    “臣当遵王命!”子之深深揖拜道。

    ……刚刚走出绚丽且温暖的宫室,一股凌厉的寒风便如冰刀一般吹向他裸露在外的面颊,子之不禁打了个哆嗦,急忙紧了紧身上的棉袍。

    “大夫慢走,仆便送到这了。”燕王的近侍宦者,面对身前这朝堂权臣客气地揖道。

    子之回过头、同对方恭敬地回了一礼。

    随后接过一旁宫女递来的暖帽带上,快步朝着宫墙外走去。

    夜晚的蓟都城显得有些寂寥,以往奢华且宏伟的宫阙也尽皆被黑暗所掩埋。天际此时还在飘着细碎的雪花,寒风吹得他脸有些火辣辣的疼。

    府邸的侍者,已经赶着马车等候在宫门外的直道上。

    子之不禁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再度迈进泛着暖意的车厢,他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待马车行进坊市,子之对着驾车的侍卫吩咐道:“汝即刻去请苏子和行理大夫过府议事。”

    “喏!”

    ……

    ……

    相较于北国蓟都那寒冷的早春,位居于南方的楚国郢都(荆州),此时或许更能凸显出几分多彩的春色吧。

    郢都,这个楚国的文化和政治中心。自楚文王熊赀将国都从丹阳迁居于此,而今已历三百余年。

    数百年间,郢都的规模、就如同楚国的体量一般,在不断的壮大。

    至今其内已可居民,五万户。

    三月的早春,乳白的橘花正于花包中轻缓它那诱人的身姿、含羞待放。反观身旁粉艳的桃花,早已开始舒展它那妖娆的身姿了。

    若说郢都城最常见的植物是什么,那便一定是橘树和桃树了。据说当代楚王酷爱食桔、赏花,每逢盛夏之时楚王宫便会大朝文武,以组品桔之宴。

    ……虽然这不是张仪初次来到郢都,但而今恰逢这美好之季,路边盛开的烂漫,还是让他心底感到一阵舒畅,就连近些时日的愤满之感都一扫而空了。

    与此地相比,咸阳当真可称为苦寒之地了。

    再临故地,张仪不禁有些感慨。

    算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