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九章 伐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九章 伐赵 (第2/3页)

曲沃之战打的漂亮,这一战打出了我秦人的本色!好好让关东诸国瞧瞧,与我秦国为敌的下场!”嬴驷站在堪舆图前,开心地说道。

    被魏、韩两国摆了一道,如今终于是把场子找回来了。

    “哈哈哈,臣弟还想继续深入魏境呢,就被王上叫回来了,不过瘾,不过瘾啊。”赢疾恭维地附和道。

    嬴驷上前一步,指着堪舆图笑道:“不急,魏国已成强弩之末。如今张仪在魏国传书与寡人,说要联合魏、韩北伐赵国,寡人思来想去,这伐赵统帅的位置还得由汝单任,能不把汝叫回来?哈哈哈哈哈……有趣吧,昨日还对面厮杀的仇敌,今日就要一同作战!哈哈哈哈哈……”

    “张仪回魏之事,臣弟也早就听说了,只是……王上真的罢黜张仪了?”赢疾疑惑地问道,口中却并未提伐赵一事。

    嬴驷收起笑脸,正色道:“是张仪自己辞去秦相之位的……”

    赢疾一愣:“既然如此,张仪已背我秦国,此时又正为魏相,他此时为何又书信于大王,臣不解……”

    嬴驷瞥了他一眼,语气幽幽道:“这当今世上能真正窥见张仪之心者,没有几人。桑邱一战,张仪连横之计受挫,致使我秦国大败,后来又接五国会盟、合纵伐秦。张仪一直懊恼,觉得愧于寡人、愧于秦国。

    恰逢,天祝我大秦,三晋、齐国遭百年难得一遇的洪灾,张仪认为时机到了,可以盟宋、越以攻齐、楚,牵制两国,同时我大秦再出兵伐韩、魏得破五国合纵。于是,在朝堂之上,他假装不堪忍受寡人之责,不堪忍受众臣之讥,愤然辞官。

    其实呢,是他和寡人商量好的。哈哈哈哈哈……”

    赢疾早已是一脸惊鄂之色。

    嬴驷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认真道:“能得张仪,实乃是寡人之幸,秦国之幸啊。”

    赢疾顿了顿,道:“那臣弟就为张仪担忧了,难道魏王和魏国群臣,就看不出这是反间计?张仪是回母国,却有深入虎穴之险啊。”

    “所以寡人才让汝率大军攻魏,就是明着告诉魏王,如今魏国只能依附于我秦国,这样张仪在魏国便可安然无恙了。”嬴驷缓缓解释道。

    赢疾听罢,深深拜服。随即将问题摆回了正点:“王上真的要与赵国开战?”

    “汝以为有何不妥?”嬴驷站头问道。

    赢疾道:“臣弟不敢妄下断论,只是魏、韩虽然新败于我大秦,但就怕两国……”

    “临阵倒戈?”嬴驷随口说出了赢疾的担忧。

    赢疾迟疑了片刻,道:“哎!臣弟多虑了,谅两国也没那么大的胆子。况且如今赵国北疆遭战,又逢水灾,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失去。且臣弟早就听说,这赵国的新君,不及弱冠便能通政、伐战,臣弟早就想摸摸这个赵国中兴之君的虚实。”

    “哈哈哈,寡人听汝之意,汝亲率我大秦铁军,好像是还不能保证必胜。”嬴驷笑道。

    在他看来,就算是赵国此时倾全国之兵同秦作战,秦国依然能战而胜之,更何况此时秦国还有魏、韩两国在一旁协助,而且面对也是一个千疮百孔的赵国,如何能败?

    在嬴驷看来,此时的赵国,正是千疮百孔。

    “多年未与赵国作战,不摸底……”赢疾如实道。

    嬴驷骤然转头凝视向他,神色肃穆地回道:“此战秦国不会败,也不能败。此战若败,燕国必然会再次倒想赵国,如此以来,张仪鼓吹多年的连横之策,就会彻底告破。到时五国合纵再成,秦国危矣!”

    “喏!臣弟谨遵王命,定不复王上重托!”赢疾掷地有声道。

    ……

    ……

    韩都,新郑。

    韩王宫朝殿之上,韩康眼神澹漠地注视着殿下争吵不休的两派大臣。

    “父王,我韩国刚刚败于秦国,将士们尸骨未寒,如今再随着秦国伐赵,诸侯又该如何看待我韩国?”太子韩仓悲愤地说道。

    司寇韩林立即出声反驳道:“太子此言差矣,相约三晋合纵伐秦,赵国却失信不来,以此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