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还魂 (第2/3页)
巴掌那么大,但是上面青蓝色的纹路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自幼和爷爷在一起长大,他书房里的书我也是几乎都看了个遍,在那一堆的书中,就有着一本“华夏青瓷录”,记载的是各朝各代有名的古玩瓷器。
小时候也不愿意去看什么字,这华夏青瓷录上的图画虽然呈黑白色,也有些简陋,但终归是个画,吸引了我的注意,闲聊无事看上一会儿,整整三册子的鉴赏录都是让我给看过了。
这书后来我才知道并不是出版社出版的读物,而是爷爷的友人——是一名爱好收藏古玩老人家,身份神秘,但和爷爷的交情似乎不浅,根据我自己的猜测是因为爷爷地葬师的身份——要说探寻风水宝穴,探那深埋地底的华夏龙脉,可没有比我们地葬师更加擅长的人了。
而至于顺着龙脉东南华北五湖四海的蜿蜒下去,地底都埋藏着什么东西,自然就无需多言了。爷爷告诉过我,那神秘的古玩收藏老人家在死前就自行出版了这青瓷录,然后只送给了几个老友权当纪念。
这人生性古怪,这书虽然送给了十多年未见的爷爷,但却没有留给自家的子孙。当时读这书的时候我不知道,长大之后爷爷才和我说,上面记录的关于古玩瓷器的知识十分的渊博,甚至于国家出版的读物之中缺乏的资料都写在其中。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看着胡大宝贩卖的那青瓷的碎片,我脑海中的记忆也是一下子就苏醒了——这是北宋年间的白光瓷,主要靠着那表面青花纹路的发色和边缘的结晶来辨认。
青花发色淡雅,有着结晶斑,尽管表面附着一层尘土依旧可以看出来其透亮,这种好东西现在留存的可不多了。
估计深山老林里的农户家里掏一掏能掏出来两个,但也可能没有,因为我记得在90年代的时候,盗墓盛行一时,也挖出了不少完整的古代帝皇陵墓,全国的考古队就跟穿山甲一样无孔不入,那些靠山吃山的农户家里的东西估计也给掏了个遍了,好东西很难留下。
我看着这白光瓷的碎片,心想胡大宝还算听话,并没有在爷爷没有归来的时候擅自去挖那古墓,但是这白光瓷却不是满地可以捡的大白菜,我推断胡大宝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应该是到红岗村西北侧的琅子山里探寻过了。
不过也算是人之常情,任一个人知道了在那不远的深山之中埋藏着数不清的金银珠宝都要心动的。这胡大宝还算是实诚人了,爷爷也没有留在他身边监督他,他依旧乖乖的遵守着没有先去挖墓。
但转念一想也觉得可以理解——对于胡大宝来说,比起那些金银珠宝,更重要的是他女儿胡慧的命。要是爷爷回来知道他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一个生气就不帮她救女儿了,他都没地儿喊冤去。
胡大宝一直摆摊摆到傍晚左右,今天的生意也就一般般,来了两个老婆子买走了几件生活用品,回家路过的农户买走了两个磨亮的锄头,钱肯定是赚不了几分,但他一个人粗茶淡饭,养活自己也勉强够了。
回去的路上胡大宝见到一个佝偻着腰,吃力的驮着重物的老头,急急忙忙就跑上去帮着他把东西给拿上了坡,东西不算轻,跑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