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六十一章 治乱 (第2/3页)
毕竟按照自家主公在两京呆的时间来看,他会的这些东西,哪怕是给别人一辈子都未必能参悟,更何况是通才,什么都都的那种。
因此这个郭嘉,南阳确实得把他当成一个对手来看了。
“我要去寿春了,南阳的事情得交给你,有什么事你们商量着决断就是了。”
刘和原本是想说交给娄圭去决断的,但一想到老家伙自从学习了一点道法之后就莫名沉醉其中了,如今南阳的诸多工程基本完事了,他也递来请辞信,跑到书院去研究玄学了。
魏晋玄学是个好东西,至少在哲学上是,但对于治国1而言,那是真的百害无一利了。但刘和1不好阻止这群家伙们去研究,他们在研究的不只是玄学,也是他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在崩溃的东西。
凭什么董仲舒在向汉武帝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帝国能长期延续,为什么如今的人虽然延续了董仲舒时代的东西,而却崩坏到这种地步。
老娄圭在三国演义里能成为隐居之士一类的人物,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书院是个好地方,让他去教授政务学院还是极好的。
“嗯,曹操想来也不会如此不合时宜的在这个时候进犯吧,那他可得准备喝一壶了。”
徐庶幽幽的说道,在刘和的指导,一众工匠们的努力下,驻扎在南阳的士兵的武器进行了一次更换,这些在刘和指导下基本上一步到位的冷兵器,可以说是冷兵器的迪巅峰了。
现在这些东西差的,是血与战争的洗礼,要是有哪个不长眼的撞上来,那可就成了试刀的好目标。
“好,要的就是你这个决心和信心,至于那些人的事情,我建议专门组建一个负责监察的机构吧,总归是逃不开的。”
徐庶点点头,组建检查系统,确实是早就该提上日程的事情了。
“不知道您准备让谁来负责这个机构,是从现有的官员里选拔还是....”
“先把架子搭起来,你先执掌着,至于用谁,我现在尚且没有定论,现在你要做的,是让那些家伙知道,咱们准备管他们了。”
徐庶点点头,如今挂名在他门下的部门可真不少了,说他是南阳的二号人物不为过,他也十分享受这样的感觉。
他只是希望对于这件事,刘和能尽快给出一个方案来,把这件事弄得井井有条的,要不然以后都是大麻烦。
刘和未尝也不是没有锻炼徐庶的意思,徐庶在军务上能力出众,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政务上差些。
对于统一之后汉帝国的政治制度,作为穿越者的刘和自然是主张一定程度的限制皇权,不让皇权无限的扩大。
但也不能把权力都给了丞相,那丞相就得想着起来做皇帝了。
如今看不出来什么,但二代呢,三代呢,长此以往下去,帝国还是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君主立宪制就是好的吗,也不尽然,在小国寡民君主立宪不错,但在汉帝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