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五十章 文和之谋 (第2/3页)
些大臣,因此在宫内设置中朝预支抗衡,中朝的首领就是尚书令,可现在倒好,他贾诩就因为献了一计就成了尚书令,听起来有些可笑。
可他又推辞不得,大抵是皇帝怕他跑路,才会出此下策吧。
说真的他在献完这一策之后1,就知道自己该跑路了,那两位动起手来,指不定整个长安得大乱。
他只是个想在乱世中苟全性命的小人物罢了,可现在呢,貌似逐渐被卷入漩涡中心了。
“臣领命。”
不过也没什么打紧的,该受的官可以受,至于出力,那他随缘喽。
“那就多谢贾先生了。”
贾诩朝皇帝拱拱手,随即离开了宫殿。
看着万物恣意生长,阳光明媚的外面,贾诩没来由的一阵阴冷的感觉,这算怎么回事。
“皇甫将军以为贾诩之计策如何?”
在送走贾诩之后,隐藏在屏风后面的人走了出来,倒并不像贾诩想象的那样是刀斧手,而是国丈之一的伏完和光禄大夫皇甫嵩。
作为汉帝国最后的辉煌,大汉真正能挽澜的三人,卢植已经在两年前去世,皇甫嵩和朱儁在朝中作着不咸不淡的官职。
如今皇帝再度启用这些前朝老臣,意思很明显,他未尝不是将命运压在了这位曾经帮助汉帝国度过难关的老帅身上。
“若是单论计策来说,贾文和的计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可若是当真用了,那长安只怕又要遭受兵祸了。”
皇甫嵩摸了摸有些干涩的胡须,如今这个情况,属实让他有些难以判断了。
许多作威作福的人,甚至之前是他的部下,就比如董卓,再比如现在的李傕郭汜。
那时候他还是凉州的刺史,靠着镇压凉州的强人叛乱在凉州声名显赫,当时的董卓算什么,董卓只是个颇有些勇武的猛将罢了。
可后来呢,后来董卓当了太师,甚至只差一步就要接受皇帝的禅让1成为新的皇帝了。可他自从镇压黄巾军,被十常侍陷害之后,就一直在坐冷板凳。
作为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皇甫嵩自然是无比的期望汉帝国能够振兴,可事实却是恰恰相反,汉帝国在衰落的沟里一去不复返。
东方那个小有名气的兖州刺史曹操,之前也是他手下的一个校尉罢了,可如今人家已经兖州牧,而他却只能在朝内当个光禄大夫
这让他感慨他在这个时代有些没落了,没落的都快被人放弃了。
可如今,小皇帝找上了他,让他觉得又有一些希望了。
“皇甫大人所言甚是,只是这只是短痛罢了,到时候陛下东归,勤王义军必然会蜂拥而至,到时候解决此二人,着实不难。”
伏完侃侃而谈,皇甫嵩嗲点头,但心里却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指望东方那些人整出什么义军来,这国丈未免肤浅了些,当年要诛杀十常侍,袁绍不也是建议从外地调兵嘛。”
虽然心里这样想,但皇甫嵩却没有说出来,毕竟多年的宦海沉浮已经让他有了一丝的心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