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十三章 渭南 (第2/3页)
了同样有这样想法的郭汜,两个人结成了亲密无间,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击败羌人,到后来主动进攻,将原本看似强大的羌人打的落花流水。
因为在战斗中奋勇杀敌,他们也逐渐得到了上官的赏识,官职也越来越高。
可他活的还是很清贫,清贫到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于是就有人说,军饷,北朝廷里面那些人拿走了。
对此李傕深信不疑,他们能掌握军队,很长时间靠的,是董卓对于他们的支持。
董刺史生性豪爽,那些战利品财物也只是拿自己应得的一部分,甚至有时候还会赏给下人。
这种性格对于李傕这样的出身的人是十分有吸引力的,于是很快他就成为了董卓的心腹知己。
但西凉军依旧很穷,穷到许多弟兄在荒年得把孩子卖了度日,于是李傕就一直有个想法,到朝廷里,问问那些人,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凭什么你们吃的连膏粱都不稀罕,而我们这些人却只能吃野菜叶子和草根呢?
很快这个机会来了,朝廷大臣召集各地的刺史勤王,他跟随董相国来到了洛阳,帝国的首都,在这里,他看到了许多他之前从来没有看过的东西。
果然和那些人说的一样,所有的好东西,都被这些朝廷里面的大官给分掉了,给他们的,只是一些残羹冷炙。
刚到洛阳的时候,他和郭汜还是十分要好的兄弟,两人一起因为没见过的东西丢人,被徐荣那家伙嘲笑。
那时候董卓还是敬小慎微的一个人,以至于他们这些西凉军,在洛阳也抬不起头来。
他们无法媲美皇帝的亲卫羽林卫军,更不可能和西园军相比,他们只是不值钱的地方军队罢了。
可后来有了转机,在李儒的深谋远虑下,居然让原本地位不彰的西凉军成为了能左右局势的力量。
之后的事情大概就可以知道了,董卓拜相国,权过王侯。
而他们也算是鸡犬升天,一跃成为别人羡慕的人。
那时候的西凉军可谓是真的人才济济,文有李儒,武有吕布,治军有徐荣,不管从那方面,西凉军都不会落到他们手里。
可这些人呢,最后不是死的死,就是叛逃的叛逃。徐荣那家伙虽然高傲,但对于兄弟们也是真的好。
李儒那家伙总喜欢端着个架子,可见了相国,那是只剩下佩服了。
至于吕布,他从来没喜欢过这个人,这个并州来的家伙,曾经轻手杀了对他恩重如山的义父丁原之后,又反手拜董卓为义父。
他当初想要劝诫来的,可这是相国的意愿,他还能说什么呢。
疏不间亲是这个道理,董卓身边有李儒,李儒比他聪明,因此他肯定能看出来。
可后来一切的事情都和他想象的不一样,李儒是当真没看出来吗?他不知道?
李傕愣了半晌之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他和郭汜还只是董相国麾下的两员大将,两军对阵的时候勉强有帅旗挂的那种,那时候两个人的关系还很好。
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彻底掌握西凉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