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大势 (第2/3页)
。
至于其他州郡太守,各路官吏,更是数不胜数。
“那吕布,就算有陈宫辅佐,也不过一介莽夫罢了。”
许攸一脸狂妄的说到,袁绍点点头,说的好像也很有道理。
“吕布,看来多半是完蛋了,还是看看公孙瓒,这家伙给我的压力可不小。”
荀谌点点头,现在他们在河北的敌人,能拍的上号的,也只有一个公孙瓒了。
“公孙瓒和刘虞的矛盾极大,若是我们能利用好,若是让他们两虎相争,我们坐收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许攸虽然身材矮小且其貌不扬,为人也十分的狂妄,但却能极好的把我局势,这也是袁绍一直看重他,并且放任他的重要原因。
袁绍听后瞬间眼前一亮,确实如此,这倒是真的。此时幽州之争,可不就是鹬蚌之争嘛。
“话虽如此,但刘虞手握二十万之众,公孙瓒拿什么和他争?依我看,子远之谋,还是得细细斟酌。”
田丰站了出来,这个胡子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曾经是朝廷的御史,因为有感于朝政1的败坏,因此返回故乡。
袁绍在击败黑山贼之后,特地亲自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这个,元皓说的也有道理啊,双方实力如此悬殊,若是我们想参与幽州之争,那也得有的表示才对,如今冀州刚刚安定,自给尚且不足,拿什么去支撑势力差距如此悬殊的公孙瓒呢?”
袁绍点点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点他很清楚,因此召集众人议事,也是有这个意思的。
“主公,不可养虎为患啊,若是这二人种有一方决胜,于冀州那是十分的不利啊。”
郭图从队列中站了出来,表达着对许攸计谋的肯定,接下来逢纪也支持了许攸。
袁绍点点头,看着隐约分成两派的谋士,顿时生出一丝的舒适,制衡之道,他是懂得的。
“我们可以给予公孙瓒有限的支援,让他消耗刘虞的兵马便是,也用不了多少东西不是?”
沮授站了出来,向袁绍说到,袁绍点点头,对于这个结果十分满意。
“那,就按公与说的办吧,让麹义在北方准备好,一但有变,就让他北上援助公孙瓒。”
“喏。”
原本针锋相对的两派齐齐拱手,袁绍点点头。
“那咱们来说说并州的事情吧,我想要向朝廷举荐高干为并州刺史,不知各位有什么好法子,说通朝廷吗?”
几个谋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袁绍没有说让大家推荐人选,而是让大家出主意,意思就是这个人选已经定了,你们就没必要争吵了。
“其实现在朝廷把控在李傕手里,只要李傕同意,其一切都好说。”
袁绍点点头,一脸深以为然的表情。
“那就这样吧,好了,散了吧。”
袁绍在听了许攸的建议后,很是满意,随即让人散了吧。
袁绍返回后堂,手下人给他脱去外面的衣服,随即端上一杯热茶来。就在他坐定准备处理政务的时候,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