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60 回草原市的契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160 回草原市的契机 (第2/3页)

人数越多,课题组的规模就越大,基本上要保持一比二十的比例。

    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循证医学进展如此缓慢,相对西医循证医学,中医循证医学课题参与人员数量要远远高于西医。

    中医疾病的循证实验,根本就不是一个教授带几个学生能完成的,更不是一个专业能够完成的,需要动用院校级别的全部力量才能完成,但不可能有那个院校会为了一个项目动用学校的全部科研力量。

    想搞中医循证必须要多院校联合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说起来简单,办起来就难了。

    孙教授坚持要做这个先行者,目的就是在这个中医循证刚刚兴起时候,利用研究院的影响力,通过首个中医循证课题整合一部分从事循证医学研究的力量,建立起一种合作模式,为中医循证医学发展打下一个基础,这也算自己退休前为中医的发展做最后的贡献。

    一听需要和大学联合,讲台下面又出现了激烈的讨论声。

    王院长趁着下面讨论之时,略微沉思一阵,虽说课题组成员的可以与院校联合解决,但又面临的新的问题,中医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的课题,对患者住院场地安排又是一个问题了。

    中国中医研究院虽说有自己的医院,但是也不能腾出一千多张病床,要是这么做,三个医院就得全部瘫痪。

    王院长便问道:“孙教授,一千多人试验参与者就是一千多张病床,这些患者你又要如何安排。”

    孙教授解释道:“课题既然是和院校联合,我的设计就是每所参与课题的院校负责一个证型组,该证型组的患者就由该院校附属医院解决患者的住院问题。”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听到孙教授让联合院校自己解决患者住院问题,下面的议论声音变得空前地大。

    有些院校因为课题会占用他们大量本就紧张的病床,影响医院和学校的收入,已经心生退意。

    有目光短视的,自然目光就有长远的,这些人早已经将心思埋藏在心底了。

    别看现场议论声音很大,可是每个人都心怀着自己的心思。

    后排的黄素却听到了自己回草原市的契机。

    别看中国中医研究院下属有三家直属医院,但是真的没有多余的病床提供给孙教授。

    课题是孙教授提出的,自然也要负责一个证型。

    正好草原市为了评上三甲医院,早就动工建设了新的住院区,增加了八百张病床,自己来京城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内部装修。

    只要黄素将这件事情说给布日古德,以布日古德功利的性格,听到了绝对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