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在北极地区搞基建 (第2/3页)
旱、粮食减产……
有人将这一系列“未来灾难”用动画的形式模拟了出来。
这下子更是看得人人自危,绿色环保意识进一步高涨起来。
……
星球不只是人类的星球,也是动物们的星球。
在人类开始推进世界性的绿化环保活动时,动物玩家们也正忙着暗中“助力”。
鸟儿们衔来四处散落的种子,松鼠们收集起各自窝里多余的果实,就连小老鼠们也老老实实回窝里拖出藏匿的一点口粮,一咬牙一跺脚,为了未来拼这一把。
它们悄悄在人类玩家有所疏忽的各处角落洒下种子,学着他们的模样培土,浇水,“施肥”,然后静待它们成长起来。
平日里,鸟类玩家们也自觉自发组织队伍“执勤巡逻”,紧盯着那些喜欢蛀空树干的害虫们,保障新生的小树林绝大部分能够茁壮健康成长。
星球上的绿色植物们,“星球地位”仿佛一夜之间抬高,身价倍涨。
……
在全世界都忙着搞绿化走环保路线时,北极地区的玩家们正在尝试搞基建。
已经有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或社会人士奔赴而来,进行基础建设基本的人力足够了。
玩家们是看到国内东北地区的“冰雪世界”,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冰雕,产生的在北极地区搞基础建设的想法。
理想中的“建筑”材料,是冰。
但连北极地区这个“天然大冰箱”都在不断融化、消散,他们想要冰,想要足够支撑起“基建”庞大数量的冰,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系统空间可以兑换“制冰机”,但冰一出来,仍然要面临被融化的“风险”。
这样的“建筑”材料用来基建,只会是白费功夫的“豆腐渣工程”。
玩家们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有没有办法,尽量隔离,或者减少温室效应对北极地区持续的影响。
“隔离保护罩?这个怎么样?”
老田翻了翻系统商城,指着其中一个“商品”说道。
“隔离保护罩:将标注尺寸范围内的地区罩在其中,与外界隔离开。缺点:时效短,冷却周期长。”
有人念了一遍它的商品介绍,当即一拍大腿:“哎,可以,就这个了!”
然后翻到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