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049、愁绪满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0049、愁绪满腹 (第3/3页)

以这么悲伤?哪一个欺负了你,小弟我马上替你出气!我不管他是谁。”

    史长风的戏谑让元英的怒气消了一半,沉吟了一会儿,她道:“没有谁敢欺负我,我不过是生齐野的气。”

    “生他的气你就是脑袋大,你就是没分辨出东南西北,不知道猴子与猪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夏天有雨冬天有雪……”

    元英知史长风在逗他乐,也知史长风的比喻很确切,她满腹的委屈与气恼也就随风而去了。

    “我知道我很蠢,我也知道我很单纯,但我就是拐不过弯来。我不知道我错在哪里。”

    “你不知道,我来替你说!”

    “好吧!”

    “你现在犯的错也是你父亲犯的错,”史长风故作老道,“你现在重蹈你父亲的辙。”

    “什么?我重蹈我父亲的辙?”元英很困惑,“这是哪里的话?”

    “愚忠,明白吗?”

    “不明白!”

    “不明白,你深思啊!”

    “不会深思……”

    “那我就告诉你,忠于国君,得看清楚这个国君值不值得忠,不值得忠,就得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你在说家父不识时务,忠于了不该忠于的皇帝啦!”

    “还用问吗?”

    这时,元英陷入深思,父亲忠正刚烈,竟落得夷三族的噩运,这是不是在说明他用忠正刚烈换来了杀身之祸?

    但她还坚持另外的想法,她的父亲没有错,而是他的主子有错。如果怕杀头,就像做了好事怕没人点赞一样,思想就会萎缩僵硬,行动就会退避三舍。父亲精忠报国,坚持正义得罪了小人,也属正常。如果世上没有正义,那么国家和百姓将如何?再说,小人当道,只能一时,不能一世啊!她不由和感叹地说:“人是有追求的,虽然人的追求各不相同,但善良的人追求的都是一样的:精忠报国。我们的传统观融入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人生理想,因此,历史上才出现了众多的死谏,死战的典型人物。”

    “哎呀,我的元大将军,你明知你父是被齐野、吴阶所害,可你还固执地非要参战。这不是愚昧这是啥?表面上你与你父不尽相同,实质上太相同啦!你们都是‘愚忠’啊!”

    元英认为,她与父亲如同一辙,是因她在走父亲的路。他认为报效国家与报效皇帝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意思。所以,她与史长风、秦江月总会产生矛盾。

    “我弄不明白‘报效国家’与‘报效朝庭’是不是同一概念?”

    “不是一个概念,但它们有逻辑上的联系。你忠于国家了你也就是忠于朝庭了。但你忠于国家了,不一定被朝庭所容。为何?当你功高盖主时,皇帝忌惮你手中的兵权怕你谋反,奸臣忌妒你就会陷害你。”

    史长风耐着性子将皇权与国家的道理讲得更加深入,什么是“愚忠”元英似乎明白了一些,她沉默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