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开膛破肚的凶杀现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8、开膛破肚的凶杀现场 (第3/3页)

指指,说:“报警的是个摄影师,今天一早来这里拍鸟的照片,在拉近的镜头里发现尸体,根本没有靠近过,所以我们来时,这里就只有凶嫌一组脚印。”

    凶嫌的脚印从几百米外的水泥路边,一条直线走到树下,尸体周围几百个脚印互相重叠、交错,很乱,有些已经不能称为脚印了,只能说是凶手留下的行动痕迹,之后,脚印往另外一个地方去,离开了现场。

    圈脚印的白灰由点成线,仔细看去,凶手来的线路,和逃跑时的线路,基本以尸体所在位置为点,形成了一个九十度的直角。

    也就是说,凶手没有沿原路返回,而是往另外一个方向跑了。

    我离开尸体往回走,从脚印最初出现的地方开始,沿着凶手走过的路线慢慢地走了一遍。

    从水泥路这边下来,到尸体所在地,折转脚步往东,三百来米路以后,窜进了一片差不多半人高的杂草丛中。

    这片杂草丛位于低洼处,昨天晚上和今天凌晨一直下着的雨等于把整片地灌成了个浅浅的泥水塘,脚印肯定有,但彻底被水淹没,除非把水都抽干,或者等老天放个三五天太阳把水晒干,否则没办法把脚印全部提出来。

    不过这不重要。

    低洼处的杂草塘就这一片,范围不大,只要沿着四周查找,肯定能找到凶手窜进草丛以后又往哪个方向去了。

    我招手喊来两个熟识的警察,问他们有没有找过凶手从这里出去的脚印。

    他们点头,然后指着草塘的对面,说:“从这里穿出去以后直接跑上了水泥路。”

    我回到起点,重新再走一遍,并仔细观察那些脚印的形态,来时的脚印深而重,跨幅不大,看得出因为凶手背着或者扛着受害人,所以走得小心翼翼,近乎如履薄冰。而离开时的脚印前面重后面轻,跨幅大,而且三百来米路里就有两处跌倒的痕迹,留下了臀印、掌印、膝盖的印迹,还有受害人的血迹,甚至凶器都掉在了第二次摔倒的地方,一把剔骨尖刀,已经被鉴证人员收走,刚才给我看过一眼。

    我感觉到不对劲。

    太不对劲了。

    整个气场都不对劲,里面有什么东西不协调,很混乱,感觉好像青菜炒苹果那么不搭调。

    我能感觉出,这种不协调是情绪上的,不是案件本身的。

    我在杂草丛前面站了一会,折转身想走回到尸体那边再试着捕捉更多凶手的气息,结果一眼看见那边树下多了个体形高大的男人出来,没穿警服,头发理得像板寸,很炸眼球。

    那男人一身便装站在尸体正前方,两手交抱在胸前,双腿稍微叉开,一动不动站着,山一样稳,全然不管周围动静,在料峭冷风里面挺拔得像棵白杨,或者说像是死的,像是冻住的,像是不存在的。

    隔着三百多米远的距离,我都能感觉到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心里一转念,不用问也知道那是什么人了。

    他倒是真够积极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