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新的命案现场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7、新的命案现场来了 (第3/3页)

警察长脸。但今天的情况好像比以往严重很多,他朝电话乱咆哮,叫对方想办法把记者都疏散掉什么的,吼到后来,全身的细胞和神经都焦燥起来,乱拍喇叭。

    我难得看见刘毅民这样。他在局里一向都是老好人形象,待谁都和和气气亲亲切切,同事间的周旋和调解也都得心应手。能弄成现在这样,肯定是有什么人给他捅大篓子了。

    果然。

    电话一挂,他就拍着方向盘咬牙切齿骂出个人名来:代芙蓉!

    我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但因为脑子里装了太多东西,一时没想起来,就问他代芙蓉是谁。

    他黑着脸回答:“《城市周刊》的记者,前面三桩凶杀案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引起市民恐慌了,今天又是一桩,媒体全都疯了,特别是这个代芙蓉,没缝的鸡蛋他都能叮,何况这么大的案子。”

    我有点奇怪:“今天这桩不是才刚发现吗?怎么媒体的消息这么灵通?”

    他说:“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脑子有毛病,警察还没到他就发了条朋友圈,别说媒体了,看热闹的人都围了一大片!”

    我哂然干笑,用安慰的语气说:“信息时代,这种事情难免。”

    然后又补安慰一句:“反正我们的媒体也没多生猛,总能处理好的。”

    他气性很大地说:“是,我们的记者确实不像美国大片里的记者那么厉害,但不管哪里总会冒出一两个特别喜欢发疯的,唯恐天下不乱,自己挑不起风浪就到网上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瞎围观乱起哄,搞得我们头疼死。本来警察的形象就不怎么好,老百姓哪里不满都怨我们无能,被代芙蓉这么一闹,更糟。刚刚局里打电话来,说几家媒体的记者这边讨不到新闻,扭头把省公安厅的大门给堵了,真的是唯恐天下不乱啊!”

    这时候我已经想起代芙蓉这个人物了。

    她还真是个人物。

    刘毅民说着话,连打几次方向盘,从柏油路开到水泥路再开到黄泥小路,开到一块平坦点的地方停好。

    我看见前面密匝匝站了一堆人,少说也有百来个,闹轰轰的,还以为现场就在眼前,下了车见刘毅民的手往荒田中央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见远处一棵孤树,树下有几个人影在动,才知道现场是在那儿。

    这边这些人都是闻讯来看热闹,还拿手机和相机拍尸体,结果被警察没收设备然后赶到路边的。

    其中大概有好几个记者。

    刘毅民要带我过去,我摇摇头,叫他不用管我,然后独自穿过围观人群,先站在路边将前面景象尽收眼底。

    阴沉天色,浓厚的云,一大片荒掉很久杂草丛生的田,一棵不大不小孤零零立着的刺槐树,树底下有七八个人在那里或站或蹲忙忙碌碌,完全看不见尸体情况。

    把全景扫视一遍以后我才慢慢往前走,刘毅民手下一个警察从旁边追上来递手套、胶鞋和通行证给我,哦,还有口罩。

    我没要口罩。

    我得留着我的鼻子在现场捕捉凶手留下的信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