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这就是抢了你老婆的人啊 (第2/3页)
难道,武烛这个人,还对实行杨朱之道有什么困惑?
没被洗脑成功?
之前听司马玩懿的汇报,也没说过武烛在这方面是个冥顽不灵的人啊。
所以汪过决定亡羊补牢,再给他好好上一课,让他一定要知道,为了国家大计,而影响了自己的私利,不值啊……
但是汪过这般盘算着,却看见司马玩懿站在身边,并没有走动,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有话要说。
“怎么了?叫武烛过来,有这么费事吗?”汪过眉头微皱,有些不满。
司马玩懿赶紧行礼道:“不是老奴不愿意去叫,而是武烛此刻,早就离都城远了,估计追不回来啊!”
汪过:???
这是个什么回答?怎么这么奇怪?
一个史官,除了汪过派他出使,他离开都城干嘛?
“他走了?去哪了?”
司马玩懿答道:“去了海国的西境边疆。您要撤兵,他自然得想办法亲自前去了。”
顿了一下,司马玩懿说道:“因为,在海国西部的最前线,是他的领地。”
汪过:???
玛德,坏了!
汪过突然意识到,自己弄错了一些东西!
武烛不是没受到“贵己”思想的洗脑,正相反,他反而是最直接践行这个思想的人!
为什么上午的朝堂上,大家都没人反对撤兵,而武烛却建议让天子从中斡旋?
就是因为汪过撤兵的那块地,碍不到别人的事儿,但那是武烛的领地!
海国丢了这块地以后,就是要了武烛的老命啊!
汪过拍着脑袋,想起来了一些事情。
几个月前,海国改革郡县制的时候,虽然在政治体制上用了郡县制,但是在俸禄上,依然采用了分封的办法。
海国这些主要朝臣,每个人各领一块地,那块地上的赋税,就是他们家的收入了。
于是乎,海国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体制,就是封地领主不直接管理地方,只是能享受到领地的赋税,自己本身反而是在海国都城任职。
这件事是由商央临走前做的,名单也曾给汪过送过一份,汪过当时也没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