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弃暗投明 (第2/3页)
南橘国,盛产橘子,是产橘大国。
虽然这个邦国面积不大,但却因为橘子,获得了大国称谓。
当地人对橘子的感情,是深厚的。
他们,是真正懂橘子的一群人。
科学研究表明,橘子的产地并非局限于南橘国,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甚至在古代,南橘国尚未成为世界名橘之乡。
但到了现代,尤其是殷商500年前后,南橘国的橘子,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
世界人民惊骇地发现,南橘国的橘子,竟这么好吃!
南橘国的橘子,真是太优秀了!
任何别的地方的橘子,被拿来与南橘国的橘子一比,立马黯然失色。
在帝乙时代之初,就已经产生了“吃橘子就吃南橘国之橘”的法。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下的橘子就被划分为了两类。
一类,是南橘国的橘子。
另一类,是南橘国之外的橘子。
也就是,南橘国的橘子统一世界,已有数十年。
当今下,在橘子界,南橘国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也只有北橘国,可以与南橘国相提并论。
但那只是南橘国的谦虚姿态。
北橘国的橘子虽好,但在南橘国的橘子面前,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况且,别的邦国引进橘子树,也只会从南橘国买树苗,而不是向北橘国购买。
即便如此,北橘国在橘子界还是能在南橘国之外嚣张一些的。
橘子,为南橘国带来了巨大的名声,但首先,是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每年,南橘国都要出口大量橘子到世界各地,由此产生的外汇收入,几乎等同于国内的渔盐收入。
橘子,成了南橘国最耀眼的标签。
有人,你可以不知道南橘国在哪里,但你一定知道南橘国的橘子,好吃!
这不是夸夸其谈。
这是相当保守的法。
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南橘国的橘子都会进入当地的购物车、餐桌、罐头。
人们熟悉南橘国的橘子,就好像熟悉自家的灶台一样。
即使是咿呀学语孩童,也能喜滋滋地出“南橘国的橘子,好吃。”这样的经典名言。
实际上,南橘、橘子,是世界儿童启蒙词汇里排名前列的高频词汇。
某种程度上,橘子,就是南橘。
南橘,就是橘子。
南橘国,就是橘子国。
在殷商的字典里,是把橘子和南橘作为同义词收录的。
“橘子,又称南橘。原产地在南橘国,个大饱满,颜色鲜艳,皮薄肉厚,鲜嫩多汁。味甘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这段字典注释的节选,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熟读成诵的。
他们,对于橘子、或者南橘,太熟悉了。
甚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南橘是他们本国的产物,却在视野更大之后发现,原来南橘是舶来品。
真的,能把自家产品做到这种程度,可以是出神入化。
南橘的成功,离不开聪明勤奋的南橘人。
他们悉心培育橘子品种,持续改善橘子品质。
最初,大家在橘子界的起点都一样。
但南橘国凭借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以及独具慧眼的甄别能力,成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品质橘子——南橘。
来到南橘国,不来看一看橘子园,绝对是一种遗憾。
飞廉和橘千里来到了南橘国的一处橘子园。
这位大商第一凶将,被震撼了!
漫山遍野的橘子树,丰满喜饶大橘子,宛如征服世界的旌旗。
这,真是一块宝地!
飞廉不是没有见过橘子园。
前不久,他打下北橘国的时候,就看了一眼那里的橘子园,远不及此。
虽然都是橘子园,但南橘国的专业看得到。
这种专业,虽然不能仔细描述,但很清晰。
这就像是两个美女。
一个比另一个更美,这很难描述,但却显而易见。
飞廉终于明白,南橘国为什么被称为橘子国。
以及,为什么南橘就是橘子。
因为,这就是事实啊!
“南橘,好!”
飞廉的评价让橘千里很高兴。
这是第一位重量级人物这么正式地赞美南橘。
这是必将被载入史册的一赞。
至此,橘千里才稍稍轻松一些。
这位殷商战神,也没那么可怕嘛。
殷商,也不是那么可怕。
在南橘国的橘子园,飞廉与橘千里当场敲定了未来两年的橘子订单。
仅此一单,就将为南橘国带来数十亿外汇。
需要指出的是,南橘国与殷商的贸易在好几年前就进入了告诉发展期。
南橘的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